10月31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宣读了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彰决定,黄岛街道党工委荣获“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近年来,黄岛街道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倾力打造“幸福黄岛·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探索形成“党建引领、政企携手、群团联动、社区互嵌”工作模式,以系列举措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绘就了民族团结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图景。
党建引领
石榴花开别样红
黄岛街道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有16个社区,生活着汉、回、满、蒙等32个民族约10万名居民,其中少数民族群众1243人。2024年,黄岛街道获评“青岛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民族团结要有“主心骨”,党员就得做“贴心人”。黄岛街道构建“一社区试点、多阵地联动、全域化创建”的工作体系,打造“幸福黄岛·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街道发动43名党员与少数民族家庭结对,依托“幸福邻里荟”小程序、“幸福E起来”会客厅,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
黄岛街道辖区一朝鲜族居民肢体残疾,妻子因脑梗长期卧床。街道有关负责人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帮他申请了护理补助,并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上门体检,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还会上门看望。“街道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难题,以后我将尽己所能,为街道发展出一份力。”这名居民说道。这是黄岛街道对各族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回应的生动写照,是把民生温度注入每一件实事的执着坚守。
近年来,黄岛街道已为近4000人次发放困难家庭救助金,并通过搭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组织开展招聘会,帮3800多人找到工作。
政企携手
共富路上显担当
众人拾柴火焰高,民族团结不能只靠街道“单打独斗”,得让企业成为“合伙人”。据了解,黄岛街道现有186家规上限上企业,包括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每年能带动8000多人就业。
为了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进企业,2023年,黄岛街道在全区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企业”活动,鼓励企业引进各民族优秀人才,促进企业各民族职工团结和人才队伍建设。每月举办“益企之家”企业家沙龙,帮企业解决路面破损、供气等难题120多件。此外,黄岛街道精准掌握辖区企业人才供需情况,在“芯屏”、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积极搭建桥梁,促进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滨海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展产教融合教学、产业项目实训,累计为重点企业输送各民族毕业生2000余人,定向储备紧缺专业大学生1000余名。
全省首个“大货车司机友好型园区”就位于黄岛街道,这里为大货车司机和物流企业提供24类全方位服务,年惠及司机超8万人次。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司机,在园区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黄岛街道还创新探索“妈妈岗”模式,开发居家岗位600余个,全力为女性搭建起兼顾家庭与事业的桥梁;在晨光园商业街嵌入“就享家”流动服务站,实现商圈和就业服务之间“双向引流”,让居民求职、逛街两不误,拓展就业服务广度,促成各族群众家门口就业5900余人。
群团联动
巧解纠纷促和谐
群团力量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黄岛街道总工会、团工委、妇联各展所长,每年发放各类补助救助金惠及近4000人次,帮助20余名少数民族居民实现再就业,促成10对跨民族青年喜结连理。
做好基层治理中的“民族团结”,需要公心,更需要智慧。一位来自青海的创业者在幸福小镇开了家拉面馆,烧烤的烟飘到邻居家后,被邻居投诉到街道。街道没有简单“判对错”,而是联合综合执法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先查设施,确认都合规;再和拉面馆老板、邻居坐下来商量解决办法。最后拉面馆老板不仅主动调整了烤炉位置,还报名成为了社区志愿者,现在邻居们常去他店里坐坐,大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近年来,黄岛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一站式”综治中心,年均调解矛盾纠纷300多起,成功率超过96%;29个社区、10家企业都有警务助理,“巡夜人”队伍天天巡逻;街道还以“微网格”为单位设置民族事务网格员,每年解决居民问题900多件。治理有温度,矛盾就少了,各族群众才能在一个社区里舒心过日子。
社区互嵌
融心融情筑家园
黄岛街道深化共建共享,打造融心铸魂“幸福家园”。九曲河社区党委书记岳晓莹介绍,街道在九曲河社区试点打造“互嵌式”社区,围绕“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五位一体互嵌模式,精心打造“红石榴书吧”“石榴籽课堂”,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依托“助老大食堂+普惠性食堂”,以“公益性+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打造幸福食堂,设置不同的爱心套餐和优惠政策,满足各族居民多层次、高质量的用餐需求;成立“幸福九合”共富公司,运营充电桩、商业综合体等,实现9个经合社集体资源统一规划、连片利用,增加公共收益。
黄岛街道还依托北海公园、柳湖公园等公共场所,创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阵地,让群众在漫步休憩间感受民族团结文化熏陶,深化对“五个认同”的理解;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引导辖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同时,黄岛街道积极搭建民族文化展示、交流、交融舞台,每年举办“我们的节日”“幸福黄岛·和美家园”等惠民演出,开展“红石榴邻居节”、广场舞大赛等特色活动。创新推出“康福、乐福、学福、睦褔、家福”五福工作法,组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广泛凝聚高校大学生、辖区居民等多元力量,围绕卫生健康、文化娱乐、技能培训、矛盾调解和家庭幸福开展志愿服务,让辖区各族居民在共建共享中感受温暖、增进福祉,共同打造幸福家园。
此外,黄岛街道连续十年评选“美德少年”,并组织孩子们参加“学雷锋同心筑梦”宣讲。2024年在北海公园打造的民族彩绘墙成了“网红打卡地”,在潜移默化中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种进居民心里。每年举办新春民间艺术表演,汉族的秧歌、藏族的锅庄、回族的踏脚一起跳,台下各族群众拍手叫好。
下一步,黄岛街道将继续深化“幸福黄岛·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建设,秉持“党员多跑一公里,企业多搭一个台,社区多解一个难”的理念,用心用情将更多社区打造成各族群众相知相融的“同心港湾”,让团结奋斗的梦想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让“中华一家亲”的暖流,既浸润于柴米油盐的日常,也闪耀在携手逐梦的征途,共同描绘一幅更加绚丽的民族团结进步锦绣画卷。
附件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