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连续五年上榜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区,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全国首届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充分释放《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和国家、省、市支持政策叠加效应,有序承接省市赋权事项450件,省市权限办件量分别突破26.2万件、22.8万件。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公布区政府部门权责清单5237项。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发起“双二百”改革6.0行动,235项一件事服务场景实现“集成一次办好”,209项改革任务全部落地。打造北方首个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整体办案周期压缩50%左右,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持续健全。发布《2024年西海岸新区管委(区政府)立制工作计划》,聚焦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亟需建章立制领域,制定《青岛西海岸新区依港管船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10项。印发《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管全流程工作指引》,进一步补充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发主体,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建议审查处理流程。2024年,共对部门规范性文件2件、镇街规范性文件1件进行备案。
(三)依法行政工作质效不断提升。强化政府运转制度化、规范化,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把政府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2024年以来,58件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文件,171件政府合同,127件管委(区政府)常务会议题,118件各类会议纪要均经过合法性审查。23个镇街共开展规范性文件、合同等合法性审查5078件次。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征集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办法》等6项重大决策事项并向社会公布,截至目前均已高质量完成。
(四)行政执法创新改革扎实推进。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首批69项行政执法权下放镇街,90%以上区级执法力量下沉一线。在全市率先建立行政执法“阳光监督”平台,790项行政执法检查事项平台化运行,让企业切身体验“无感检查”“无扰执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各行政执法部门共对行政管理相对人不罚、轻罚385件次,减免金额86.71万元,惠及市场主体380个。积极打造服务型执法模式,推出“邻舍集”惠农便民摊点,以柔性执法破解占道经营城市治理“顽疾”。
(五)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稳步加强。推进区、镇街两级“一站式”矛调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9个行专调委会、16个部门、5个镇街常驻轮驻形成联动合力,全区社会矛盾纠纷总量下降39.3%、命案发案量下降27.3%。着力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共收到复议申请928件,同比增长93%,办结734件(含涉企76件),其中纠错36件,纠错率由去年15.3%降为4.9%。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整合人社、住建等重点部门、律师等社会力量入驻接访中心参与接访,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群众信访诉求。
(六)行政权力制约监督科学有效。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监察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认真落实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从快从实办理500件人大代表建议和458件政协委员提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开展“行风热线”活动,组织117个单位、镇街主要负责人上线,受理群众反映问题3902件,持续推动行政权力接受社会监督。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区政府各部门通过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发布信息1.5万余条,做到规范性文件解读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还不够系统全面,个别单位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二是法治化营商环境还有薄弱环节,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执法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建设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工委(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交流研讨习近平法治思想,管委(区政府)常务会议开展学法8次。工委党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5个主体班次,350余人参加培训。依托“西海岸大讲堂”开展法治专题讲座,103名干部参加培训,持续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坚决扛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纳入工委(区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工委(区委)常委会会议、管委(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研究法治建设重大问题10余次,提出全面依法治区年度重点工作40项、重点领域改革举措32项。持续健全常态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机制,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和公正高效司法“双提升”。
(三)持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考评机制,围绕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等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对全区79个单位进行考核。加大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协作配合力度,将各大功能区纳入督察范围,对青岛开发区、海洋高新区等6个单位进行实地督察,发现并督促整改相关问题20余个。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以更高标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作为工委党校重要教学内容,列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系统学习培训。严格落实述法工作制度,完善述法评议、丰富述法形式,推动“一把手”述法从“纸面”到“台前”。
(二)以更大力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改革攻坚。坚持改革和法治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化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省级试点,推动执法权限和力量向镇街延伸和下沉。持续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健全执法制度,推进温情执法,让广大企业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三)以更实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锚定“省内第一、全国前列”的目标,发起优化营商环境7.0版攻坚行动,高稳准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范围,改善企业和群众的微观感受。拓展“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应用场景,开展“邀约式”安全生产检查指导服务,扩大轻微免罚事项范围,推行智慧监管、柔性监管。抓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贯彻实施,打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亮点。
(四)以更高质效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构建涉外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持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水平。提效“诉速办”“行风在线”等诉求解决平台,大力攻坚物业管理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实事的能力。加力化解信访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和积案,更大力度排查化解金融等领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