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要闻动态>政务要闻
收藏
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11-05 来源 : 青岛西海岸报
字体大小: 打印

10月30日至31日,第40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西海岸新区组织康大兔业、隆铭牛业、禽之宝琅琊鸡三家优质特色畜产品企业组团参展,手撕兔、A5西冷牛排、琅琊鸡养生蛋等特色产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成为展会现场焦点之一。新区优质畜产品亮相山东畜牧业博览会,是新区近年来以畜牧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的生动缩影。

科技赋能

智慧养殖筑牢品质根基

“每一块高端牛肉都有‘智慧身份证’。”隆铭牛业展台前,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作为省级智能牧场,该企业通过智慧管理平台24小时监测牛群健康,其生产的西冷、眼肉牛排曾在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斩获三项大奖。这种“科技养畜”模式在新区并非个例:康大兔业的标准化兔舍采用三联体密闭式循环育成模式,自动投料、饮水、环控系统精准调控生长环境,获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青岛阜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猪舍里,自动化喂水喂食、全自动刮粪收集系统协同运转,实现养殖全过程精准管控,成为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

在科技加持下,新区养殖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新区已建成省级智能牧场5处、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处,科技赋能让传统养殖焕发新生机。

品牌引领

全链升级激活产业势能

从养殖基地到餐桌美味,新区构建起“品种培育-规模养殖-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康大兔业作为肉兔行业龙头,拥有农业农村部兔良种繁育重点实验室,不仅建成曾祖代兔场、祖代兔场、标准化养兔场,并构建完善种养结合体系,将兔粪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田间种植,还开发出手撕兔、兔肉火腿等多款深加工产品,斩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等称号。禽之宝琅琊鸡则聚焦特色品类,形成白条鸡、养生蛋、小罐鸡汤等全系产品,凭借地域特色获评农业农村部“特质农品”。

生猪产业的全链布局同样亮眼。大村镇青岛百信恒泰农牧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繁育基地,从四川凉山历经2000多公里长途运输引进托佩克种猪,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新增1000多头;张家楼街道青岛硕瑞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设计存栏育肥猪4.5万头,入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目前,新区已形成生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兔、蛋鸡等六大养殖品类,培育规模化养殖场165家,配套建成饲料生产、屠宰加工、宠物食品等上下游企业100余家,2024年畜牧业产值达20.53亿元,同比增长4.16%。

绿色循环

生态养殖绘就可持续画卷

“既要养好畜禽,也要护好生态。”这是新区畜牧业发展的坚定理念。

康大兔业的养殖基地构建起完善的种养结合体系,兔粪经处理后生产有机肥料,施用于田间果园,既改善土壤结构又降低碳排放,2024年获评省级畜禽粪肥还田种养结合样板基地;青岛普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肉牛养殖中采用中草药防病抗病,搭配96小时排酸工艺,不仅保障牛肉品质,更实现生态友好,其全链条追溯体系让每一块牛肉都可查可控……在张家楼街道,这种绿色发展模式已全面推广。街道通过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覆盖,成功获评青岛市现代设施畜牧业引领镇。

截至目前,新区已有4处省级种养结合样板基地,4家企业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入选全省典型案例,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政策护航

“新质牧场”擘画发展新篇

产业升级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撑。

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发展科负责人于彦辉介绍,今年年初,《青岛西海岸新区“新质牧场”建设方案》正式落地,按照“生产高效化、设施智慧化、全程生态化、产品品牌化、产业融合化”的五化示范要求,推荐7家企业参加市级“新质牧场”评审。针对肉牛产业实施增量提质行动,2025年共补助产犊母牛682头;持续推进粮改饲项目,促进优质饲料转化利用;建立生猪生产监测机制,精准指导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全方位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此次博览会上的精彩亮相,是新区畜牧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未来发展的全新起点。下一步,新区将持续深化“稳基础、提品质、重特色、强链条、促融合”总体思路,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化、智能化水平,让更多“西字号”优质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畜牧动能。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