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学年的基础上,本学期教导处将一如既往地依照区教体局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教学管理要求,落实好学校工作计划,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按要求深入开展智慧教育,规范操作,埋头苦干,奋发图强,注重过程,力求实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量化管理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式,规范常规管理,做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具体化、规范化、智能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继续加强教师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的管理、督导与检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业务水平,提高师生熟练使用智慧课堂的能力,为国家培养智能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加强班级和学生学习管理,全面提高各年级教学成果。真正做到向规范管理要质量,向提高业务能力要质量,向教学创新要质量,向敬业精神要质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使每位教师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工作内容
1.抓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的关键,也是强师兴校的指南。本学期学校将一如既往,旗帜鲜明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把政治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依法治校方针政策等,坚持以德施教,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铸就教师的崇高灵魂,提高教师素养,强化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师德、师风建设,使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持续提高,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学生为人示范的标杆。
2.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我校继续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继续深入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在全面铺开的基础上,突出校本研究、评价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智慧课堂与新课改有机结合研究四个亮点,继续巩固我校课程改革的成绩。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进一步确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一如既往地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是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使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坚持育人为本,提高教育质量
树立强烈的教育品牌意识,树立健康的教育质量观。以文化素质为核心的全面、和楷发展的质量观,并力争学校教育有特色、学生发展有特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培养适应社会、时代发展需求的健康的幸福的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1)按照省规范化办学的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结合智慧课堂,严格作息时间及考试评价制度,创新作业管理机制,继续实施分层布置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作业教学继续进行网上公示,作业量作业内容级部要严格控制督查,做到备课组内作业布置“五统一”作业量统一、作业内容统一、作业时间统一、批阅要求统一、改错与讲评要求统一。倡导设计和布置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作业。
(2)严格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切实加强教学过程检查、监控,重点放在认真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环节上。实行规范化管理,使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交流研讨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4.继续加强备课组常规工作督促检查
(1)各备课组制订备课组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并要通过教导处审查。
(2)听课要求:本学期学科干部至少40节,其他教师至少20节,学校统一安排进行的公开课、示范课、反思课,同学科教师必须全员参加,鼓励跨学科听课,备课组及时组织集中评课学科干部听课教师课后要及时检查教案并评课,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并跟踪检查落实情况。
(3)教研活动:坚持一周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1-2节课。活动必须结合智慧课堂使用情况,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主题。各备课组活动要根据计划围绕主题展开交流研讨,真正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要有签到和活动记录),形成良好的教研活动氛围。为了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采用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原则进行集体备课。
(4)集体备课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备课的研究要深入,钻研教材,落实课标,优化模式,注重导学案的科学性、实用性,贯彻“以学评教”的思想。其次教案的共享要抓好用前的审定环节,集中讨论,优化完善,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进行个性化加工。第三,切实加强教学后的集中研讨以及教学反思的撰写工作。
5.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的督促检查工作
(1)学校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地巡视检查课堂教师的晨读、早读、上课、自习情况。各级领导及教研组长将不定期地随堂听课,听课后检查教案,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每周抽查教学案、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案”。要求教案全新,规范、内容与进度一致。(新改科的教师,新入职的教师要手写教案。)教案内容应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备配套练习,板书,分层作业等。课堂教学完成后每份教案应有教后感(不少于60字)
(3)进一步加强对班级课堂教学的监管力度,继续做好课堂教学的专人检查。同时,各班继续安排学生填写“课堂教学情况记录”。
(4)每学期召开家委会部分家长座谈会,请家长们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及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和家长们进行沟通。
(5)认真及时地进行期中、期末及毕业班每月学情调研的质量分析。横向、纵向比较,查漏补缺,提高学情掌握情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6)开展学生座谈活动,做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督促教师认真完成教学活动。
(7)严格作业管理。对于作业设计、批改,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教师在备课时要亲自做练习册习题。作业要按学情分层布置,作业要落实以“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原则要求。
(8)严格考试管理。考试实行交叉排座、同课头回避监考。阅密封阅卷,备课组统一登分。及时根据数据班主任系统分析班级学生综合情况、备课组长分析本年级本学科成绩、任课教师分析任教班级成绩变化、年级组主任总结本年级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质量分析。根据质量分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查漏补缺,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6.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本学期继续以反思自己备课、上课、听课为重点,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教师备课应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重难点,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综合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
7.认真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推动“双减”各项政策落实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宗旨,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控制学生的考试次数,在积极倡导勤奋学习的同时积极宣传学习的健康心理,不能让学生有过重的学习心理负担。继续结合“十个一”活动要求,号召教师积极组织学习、文体等各类活动,实现活动育人的功效,并提高教师组织活动能力;教导处组织的各项活动,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让每一次活动都能为全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8.加强各特种室使用管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阶梯教室、多媒体室等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要继续熟悉仪器、图书等的管理使用流程,合理利用专用教室的资源,健全制度、管理台账,加强养护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满足一线教学需求,提高各功能室的使用率。劳技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管理好教学用具和器材,保持室内整洁。使每个专用教室都能够发挥其育人作用,有效服务于教师和学生。
9.学籍管理及其他工作
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严格学籍变动制度,在上级部门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籍管理具体工作,及时完成各级部学生入籍工作。特别是各级各班有关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学生的电子学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