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标
新学期围绕学校“一个思路、两重点、三个提升”开展工作,要以“守正创新、重点突破”为工作思路,突出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两个重点,实现服务观念和水平、青年教师培养、学校文化建设三个提升。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加强教学调研.督查教学常规.服务教育教学.争创一流业绩。
二、重点工作
1.明确工作职责,提高服务效能。
为教学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是教导处的工作宗旨。教导处的工作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教务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此,作为主管教务的干部,经常对教务员进行工作培训,从工作细微之处提出要求。教务工作必须是严谨、优质、高效,决不能出现也许、大概、差不多之类的应付现象。提高工作主动性,弘扬正能量,牢记工作就是责任和义务。
2.强化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成绩
抓好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力促工作再上新台阶,创造新业绩(9月1日至9月30日).对强化教学常规月活动要求,备课组工作作风建设,备课组长的职责等等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抓好各类工作计划的制定,要求全体教师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意见,结合自己的工作,具体制定出个人工作计划、备课组长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集体备课计划。教导处对各年级上交的计划要进行督察,并将结果进行全校通报。
迎接区市教育体育局的开学初督察视导。针对视导反馈出的问题,制定措施,限期整改。其中要重点瞄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指导等方面进行课上课下跟踪。教导处全面督查暑假作业完成情况,3月初对开学后的教情和学情进行民测,汇总统计后以书面的形式下发至各年级。
3.全校大集备大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彰显学校品牌影响力,实施三年一体化教学战略,进一步激发教师发展活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奋进,加强学科教研,深入推进“加强学科建设,突出强科培优”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全校深入开展大单元教学大教研活动,是新学期校本教研的重点工作,教导处统筹协调,各个学科通过总结大单元教学取得的成果,探索本学科大单元教学模式课并开展全学科大集备大教研和每周二备课组教研活动,通过以教研活动为载体,将大单元教学研究推向深入,筹备并举办大单元研讨会。引导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凝聚全体教师的研究力量,促进教育质量的新提升。
4.行知课程体系建立、课程开设和评价
经过近一学期的筹备,行知课程群已经初步建立,暑假期间老师们继续优化,新学期初着手结集印刷,编制教材体系,九月份让学生选课。
5.举办秋季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
为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再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了解、支持学校的发展,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在高一年级举办“春季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要求全体师生要不断更新观念,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参与活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充分展示“一中人”良好的精神面貌,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检阅。给社会和家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6.教学常规督查视导
学期初视导。为全面做好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迎接区市教科院对学校开学情况进行全面视导。视导主要包括:学校开学情况;假期作业布置与检查;上学期教学质量分析;各类计划及教师备课;高三迎接青岛市一模考试的主要措施;.高三二轮复习安排、工作措施及策略;学校新学期教育教学的主要思路、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
教学常规期中专项督查。督查项目包括导学案编写;教师备课;教师听课等内容。全体教务干部和备课组长组成督察组分别对三个级部教师常规教学进行量化打分,督查结果纳入教师和备课组考核。
三、工作措施
推行精致管理,打造激情课堂,提升学校发展竞争力
1.抓住常规,精致日常管理。
认真落实《青岛市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达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教通字〔2023〕114号)、《关于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管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精致管理的指导意见》(青教通字〔2021〕103号)、《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高级中学教学常规过程性考核评价办法》,精致日常管理。继续开展“强化常规活动月”活动,级部要精细研究教学常规的细节,狠抓一日常规、一周常规的管理,加强指导落实,把常规工作做细、做精、做实。定期开好“备课组长教学研讨会”“班主任边缘生会诊会”“重点生学情座谈会”“边缘生导师承包责任分析会”四个常规例会,把师生优良的日常规范行为沉淀为学校文化,达到目标精准、过程精细、结果精品的精致管理效果。
2.突出重点,增强工作实效。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高中学生自主选择做好分层分类分流工作的指导意见》(青教通字〔2021〕163号),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办学、品质立校。
高一级部要采取措施抓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加强“3+3”选课研究和指导工作,加强职普融通学生的转化和培养;积极推广小语种教学;六月份,组织好化生史地四科合格考。
高二级部要下大力气抓好学风建设,普通类学生要研究分层教学和管理,力争本科数量有突破;加大艺体特长学生的转化工作;职教高考学生要狠抓专业学习,提升专业技能;规范小语种教学工作;要引导学生树立提前进入高三的意识,分析学生潜力,理顺教学进度,研究高考信息和一轮复习的路子,指导好本学期教学工作。六月份,组织好信通合格考。
高三级部要善始善终地落实好各类学生一轮复习工作,职教高考要摆脱“简单”的轻视思想,狠抓文化课,提前做好专业技能的备考,做好高职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工作,打好职教高考技能测试第一仗;实行高考备考专题明确分工责任制,充分利用教师教学专长,分类整合各地高考题、模拟题,精准筛选优质题目,让学生更高效的享受到最优质的试题资源;精打细算时间,制定一模、二模考前配档表,协调做好课本知识回归、错题旧题回顾、薄弱专题梳理,将高考研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成果;高三团队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智尽力、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确保2024年夏考一本突破20人、二本保底过120人、职教高考本科达线率80%以上、艺体等特长生专业合格学生文化课达线95%以上、整体本科达线超300人。
3.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实施高品质课堂建设行动,加强智慧课堂研究,打造轻负高效课堂。全体老师要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旨”的课堂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为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学习环节和教学环节,要真正从学情出发,在“放慢教学节奏”和“反复讲”上做文章,构建“让学生听进去”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课堂上抓过程、抓细节、抓实效,真正实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多表扬激励,培养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精气神”,让学生在课堂上“全程投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升校本教研质量。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打造一批精品教学课例。进一步落实“一人一节研究课”活动。干部实行推门听课,每周至少听课3节以上;备课组长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研究课”,做到“听必评,评必改”;教研组长组织好大教研组活动,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倡导自我反思与同伴合作,营造民主、开放、共享的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4.拓宽教科研渠道,提升专业素养。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注重学习效果。实施教师全员分层分类培训,积极参加“三名”(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建设工程。开展学校大教研和每周研究课活动;通过举行“教师课堂评估”、“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等比赛活动,注重对全体老师的引领。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参加干部教师智慧课堂评比,推进智慧教育深度应用;一模考试前后,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外出交流学习;高考结束后,组织骨干教师参加高端培训;暑假期间,组织全体教师做好远程研修。
5.加强体育美术心理健康教育。
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大课间操、体育课等活动力度,确保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切实增强学生体质;规范现有体育生管理;定期组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确保体质健康抽测合格率逐年提升;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落实《青岛市教育局关于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试行)》(青西新教体办字〔2020〕26号)要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举办专题讲座,建立心理问题学生筛查、干预和跟踪机制,增强学生的抗挫和适应能力,鼓励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引导师生珍爱生命,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
牢记工作就是责任的思想,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及时准确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是自己的职责。教导处工作有很强的实效性,教务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养和奉献精神,坚持每周教导处工作例会制度,对教务员进行工作培训,从工作性质特点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任何工作细节不马虎,工作必须是优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