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执行情况】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五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1-25
字体大小: 打印

上学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推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高考优秀考点、山东省 2024年度教育考试工作表现突出单位、青岛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党建引领,聚力前行

1.提高政治站位。成立中国共产党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五高级中学委员会,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优化完善学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中心工作,推进党建与学校各项工作深度融合。

2.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召开加强意识形态、全面从严治党、思政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系列专题会议,持续加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以党建工作引领教学与管理水平,赋能师生思政品质新提升。

3.打造党建品牌。成立“退休干部党支部”,不断增强离退休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成立第三届青年教工团支部,推动党、团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社区双报到”志愿服务等活动,擦亮“阳光队伍﹒润泽五中”党建品牌,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丁万栋等10名教师被评为党员先锋岗教师。 

二、队伍建设,强基铸魂

4.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全体教职员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严守纪律底线。组织开展了师德征文、师德演讲比赛等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榜样引领,开展了第二届“双十佳”标兵、“三和”教师评选活动,孟昭利等10名教师被评为十佳师德标兵,程秀森等10名教师被评为十佳岗位奉献标兵,张新江等10名教师被评为“三和”教师,学校公众号和校报推出了“优秀教师风采展示”系列报道,激励全校教职工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5.深化队伍建设。突出抓好青蓝工程、骨干教师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以“班主任论坛”“青蓝工程”和各级各类培训活动为依托,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组织开展了第六、七期班主任论坛,为班主任搭建了经验共享和共同成长的平台,在交流互鉴中提升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推进“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会、青年教师说题能力培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付廷蕊、金琳、姜涛老师被评为“青西五中优秀青年教师”。设置了青年教师安全管理岗,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干事创业、锻造成长的平台,奠定了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教师队伍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实现自我超越,如春日竹笋拔节生长,展现蓬勃活力。李梓童老师获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周倩、郭念华老师入选青岛市第二期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姜颖老师拟推荐为“第五期青岛名师培养工程人选”。

三、教育教研,精准发力

6.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周集备和月教研相结合的教研制度,以级部“每周展示课”、教研组“每月展示课”、青年教师展示课为载体,以智慧教育为依托,以课堂为立足点,以课题研究为导引,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核心素养,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托区第四届教学节,进一步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通过“赛课标”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研究,通过“新教材培训”进一步细化新教材解读,以“项目化教学”为抓手推进新课堂研究,有效推进教育教学品牌建设。姜颖老师带领的政治学科团队获青岛市学科命题大赛二等奖。范建英老师带领的美术学科团队获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信息技术、美术、体育学科入选区项目化学习成果展。于茜老师获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王琳等老师获区说题大赛一等奖。姜颖、牛全凤、于茜老师分别主持的三项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顺利立项并开题。张蕾蕾等老师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了教育教学论文。

7.打造数字化标杆学校。积极推动智慧教育研究,探索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校本研修的新路径。广大教师充分利用智慧平台和工具,不断提升和改进教学实践。“数字赋能﹒智慧教育”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完善了教育教学过程性大数据分析,提高了教育管理效能,打造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信息服务平台综合的智慧教育管理新生态。我校被评为“青岛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特色学校”。

8.深入推进课程建设。聚焦思政课关键课程,着力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推进了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陈佳老师获青岛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积极整合课程资源,探索校本课程新模式,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关注出发,用心用情推进“五育融合”视野下学校课程的校本化实践。

9.持续深化高考研究。结合校情学情,立足教学实践,推动教师全员、全程三年一贯高考试题研究,编辑月刊《高考谈》和《“每月研训”教研活动简报》,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将高考教学研究推向深入。

上学期,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各级部均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成绩。高一,徐凤美(数学)、山娜(历史)、刘书玲(地理);高二,王欣(政治)、王爱华(地理)、董雪雪(历史);高三,陈伟(语文)、殷艳(政治)、田洪义(生物)等老师被评为优秀备课组长。高一,杨赛(102班)、万修海(101班)、孟昭利(111班)、石发彬(114班)、张马成(109班);高二,杜希燕(202班)、丁万栋( 205班)、冯涛( 211班)、 王鹏程(212班);高三,田洪义(304班)、陈伟(302班)、董超福(306班)、滕瑞娟(307班)宋存良(313班)、薛连荣(314班)等被评为优秀班主任。高一,王增森、彭桂琴、柴清泉、山娜、尹金辉、王霞、李文娟、刘瑞栋;高二,金海娟、王欣、王爱华、董雪雪、张先芬、柳陆陆、王希霞;高三,王琳、崔英、王瑞琳、徐超、王建国、李静、高龄、王建荣、肖皓华、卢晓、刘艺、薛凤等老师被评为优秀教师。

四、精致管理,多元发展

10.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坚持精致管理兴校,以师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校园文化为灵魂,设计规划了主路文化长廊、楼舍文化阵地和五中艺术交流中心,全面丰富校园文化特色,擦亮学生成长底色,全方位丰实基于“一训三风”的校园文化内涵,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品质。

11.落实“五项管理”。针对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通知,结合学校管理现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文件精神不走样、文件要求不衰减,落实成效不折扣。在工作中坚持做到负面管理和正面引导并重,形成了学校管理和育人新特色。

12.探索多元育人体系。坚持多元品牌立校,开拓多元育人环境,根据实际学情多层次夯实特色教育内涵。坚持文化课、专业培训并重并行的培养思路,把握专业课重要时间节点,制定细化的专业集训方案,包括职教各专业、美术、音乐、书法、健美操、田径等,确保专业教学科学高效,深化了学校多元发展教育品牌。我校被大连海事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

13.优化学生精细管理。实施常规管理部门负责制,细化“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要违纪”的“三重”管理工作。以“强化常规管理月”活动为契机,组织了广播操比赛、跑操比赛、星级宿舍评比、班级文化评比、冬学竞赛等系列活动,抓细抓实习惯培养、学法指导和规范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形成了勤奋好学、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提升了日常管理实效。

14.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五育并举,推进融合育人,规范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以开放多元课程,打造活力校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升旗仪式、主题团日等德育阵地作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通过大课间、体育课、课外活动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营造了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举行了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美术户外写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呵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现学生全面特色发展。

学生先后在青岛市的“体彩杯”运动会、区健美操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在2024年全国技巧冠军赛暨2024年技巧世锦赛选拔赛中,302班李志辉获得全国技巧比赛一级组男子四人平衡套冠军,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205班仲博瑞获得全国技巧冠军赛男子双人第五名,获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15.打造家校共同体。成立了第十四届家委会,开展家长沉浸式驻校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开学典礼、运动会、跑操比赛等学生大型活动,走进教室、宿舍、餐厅,深入了解学校情况,全方位、沉浸式参与学校管理,构建形成“线上+线下”“个体+整体”的家校沟通模式,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共同绘制学生成长蓝图。

16.“子归节”庆温暖传承。成功举办第一届“子归节”,1994届毕业生及老师,从四面八方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让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得以重燃。“子归节”不仅加强了校友和母校之间的联系,更是对学校历史的温暖传承。1994届毕业生向学校捐赠9棵银杏树,寄托对母校最真挚的祝福和最深沉的惦念,为学校增添了一抹永恒的诗意。

17.深入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成立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小组,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规范小语种教学,配齐配足外语学科教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外语学习需求。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十五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中外人文交流培训,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强化安全,暖心护航

18.强化责任意识。精细化落实安全工作,夯实校园安全责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总务处细化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持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干部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确保校园内外平安稳定,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平稳有序运行。

19.加强安全教育。严格落实1530安全教育制度,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家长会、安全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校报、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全方位开展了交通、消防、饮食、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提高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安全氛围。

20.筑牢安全防线。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举行反诈、禁毒宣讲,组织防火灾、防震应急避险、安全疏散演练等系列活动,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生命第一的安全理念,全方位打造了平安和谐校园。

总结过去,我们工作中还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完善:一是要深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要深度打造教育教学品牌,三是要继续完善精细化学生管理。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展望新学期,青西五中全体教职员工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秉持教育初心,笃行育人使命,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实干的精神,同心同德,勇踏新程,跑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加速度”,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