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一高级中学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9-05
字体大小: 打印

新学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让学生快乐的成长,让老师幸福的工作,让一中不断的发展”工作目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拓创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新区人民满意的普高教育。

一、落实两个提升工程行动方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强基培优,以创新人才培养领航学校高质量发展

做优做强强基部、奥赛部,保持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劲发展势头。抓牢抓强关键少数,逐步总结经验、回顾反思、优化提炼,形成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更加成熟的办学思想,用以指导实践,确保创新人才培养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依托青岛市尖兵教师计划,精心打造强基培优教师团队,加强三个年级强基部、奥赛部教师互联互通、互助互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发挥集体智慧。

2.多措并举,促进边缘生转化

加强学生常规管理。以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学习效果,落实学习生活习惯养成。落实学生动笔习惯,坚持检查早读记录单,强调落实上课记笔记、自习课动笔的习惯;重视强化学生书写认真、答题规范步骤、做事按部就班,什么时间干什么事的良好学习做事习惯;从自习纪律、课间操状态、到位时间、卫生值日等小事入手,严格规范,让学生做好每一件日常小事,展现文明风貌。开好主题班会,凝聚班级向心力,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和信心;加强学生做人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积极心态,激发学习内驱力;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保持良好的学风状态。高一要做好入学教育工作,使学生重视高中生活,思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对自己的人生开始初步的规划,通过星级班级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二落实“激励+养成”教育,给予学生塑造自我、磨练意志、铸就品格、培育作风的宝贵机会,积极培养学生典型,注重榜样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激发学生比帮赶超的欲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扎实推进阅读教学与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新开设的读书角,拓展学生视野,指导学生开展高质量阅读,进行优秀摘抄、读后感评选,将优秀作品集结成册。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交流、分享活动中主动探究、创意生成,习得读书方法,提高读书能力,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分年级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中华崛起,我之责任”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报杯”、“叶圣陶杯”征文大赛,适时邀请著名作家进校园,从更高层次引领学生阅读写作,激发学生读书创造的潜能,推进读书活动可持续发展。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结合教学进度,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坚持做在平时,做得及时;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学科教学。配备虚拟实验室,指导学生进行虚拟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索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

4.借力智慧教育,助推教育教学精准化实施

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加强基于数据分析的智慧教育应用,助力教育教学走向落实。逐步推进基于“AI+大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教学,通过对学校日常考试、测评、练习作业等全场景学业数据的采集和精准分析,结合学生学习行为、知识点分析等海量日志记录,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趣味性,推动教与学的模式的转变。逐步构建智能教育下的学习流程,本学期要在“普遍用”基础上,讨论制定多种课型教学模式,建立教与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化智慧教学流程。

完善校本智慧教育资源,建设更加适合新高考要求、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的“新区一中智慧教育资源库”。根据资源上传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优质智慧教育资源评选奖励活动,兼顾“质” 与“量” ,又快又好地推进资源库建设。通过智学网查找学生薄弱知识点,制定个性化的补弱方案,汇总编辑补弱讲义,进行逐项突破。学校定期反馈评价各年级、各学科使用数据,以评促配,以评促用,将使用数据纳入季度考核量化。建设学生学业评价管理数据库,结合新课改、新高考要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和标准,实现学情、教情分析和决策的科学性、精确性。

5.务实创新,坚持做好教研与集备

新学期学科教研与集体备课要将高考评价体系解读与新旧教材衔接作为重点进行强化突破,真正将“一核四层四翼五育并举”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的课堂中。坚持开展好期初、期中大教研与每周集体备课活动,既要注重实效,切实解决目前教育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要不断创新优化,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流程模式,让教学研究更加高质高效。

6.呵护身心健康,让学生快乐成长

线上线下相结合,加快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贯穿整个学期,覆盖全体学生。做好教师、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及时发现、疏导、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抓好“两操一课”,使学生每日体育锻炼足时足量,确保体育检测顺利达标。

二、打造更优师资团队,发挥最大教育合力

7.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两支队伍的建设

依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管理办法》和《班主任管理办法》,充分调动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理顺教育教学管理通道,明确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8.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扎实推进“青蓝工程”,将参加工作三年内及第一次送高三的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三年培养,使青年教师成长为既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又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将于9月举行“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每月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成长论坛”,在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方面进行辅导,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健康的发展。加强基本功训练,开展青年教师做高考题、讲汇报课等活动,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

三、以“中国灵魂,国际表达”为核心理念,加强省级学科基地建设,争创省特色高中。

9.优化特色课程,推进特色建设。新学期,继续推进省级外语学科特色基地和青岛市特色高中建设过程,以“中国灵魂,国际表达”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特色校本课程。将“语润中国心”系列校本课程之Local Culture in WCNA(《行知山海间》--乡土课程的校本读本进行数字化出版,并使之推广至区域内兄弟学校使用,使“中国灵魂 国际表达”的教育理念惠及更多的学生。

10.开发“用英语讲中医”文化课程,课程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是加强对中医文化普及,向学生传递中医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中华文明的德道智慧,让学生能够精神内守,正心修身,自己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发挥中医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独特作用,让中医文化融入生活。第二是在学生了解中医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用英语来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在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感的同时让中医能够走出国门,造福世界,解决人类健康危机。

11.刊印《双语写经典》双语练字帖。《双语写经典》收录语文《小古文72篇》中包括《论语十二章》、《老子八章》、《劝学》、《六国论》等11篇经典古文,由学科基地专组成员与语文组老师合力开发,进行古文白话,白话英译,开发成双语读本。由我校优秀毕业生执笔,开发成双语练字帖。让学生在反复书写中深化理解、升华思想、陶冶情怀。

新学期,学校将牢记育人初心不动摇,紧抓质量意识不放松,确保落实力度不含糊,标准不降、重点不变、力度不减,在学校发展蒸蒸日上的崭新局面下,为新区教育发展贡献一中力量,为实现学校大跨越大发展勠力奋斗!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