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在区局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期初提出的学校办学思路及详细教学目标,科学支配,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务处指导监督、整合推动的功能,进一步增加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教学质量。
1.重视常规检查督导。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教务处采取“定时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授课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作业批改及辅导、教学效果等环节进行检查与评估,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
2.落实“双减”政策,让作业减量提质。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时效,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位教研组长带领各学科老师认真学习领会“双减”政策的相关规定,把作业设计纳入学科组教研、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创新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保证作业减量提质。
3.课堂常规常抓不懈。 为了让每位教师把课堂常规,班级风气抓实,培养学生爱读书、写好字的学习习惯,教务处定期检查各班晨诵、午练,作好记录并反馈,让学生养成“入班即静,入座即学”的习惯,同时开展“课前读书”评比以及“课堂常规训练展示”等活动,进一步严抓学生课堂常规,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以夯实学生基础。
(二)创新校本教研训工作,推进教学质量发展。
1.创新教研形式,扎实搞好大集备活动。以深入学习新课标要求为基础,扎实开展集团教研一体化。将黄河路各学科教师列入教研安排,共同展示、共同听课、共同评课,通过各学科教研活动进行交流,按照“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听课评课—二次个备—课后反思”流程,坚持“四定八备五统一”,教务处安排各学科每周组织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会,由教务处主任主持,就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教学难点的突破展开学习探讨。如:低年级的“趣味识字‘字’得其乐”主题研讨,中年级的“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五年级的解方程、六年级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等活动,激发老师参加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建热忱,激励老师合作、沟通、共享教研成果。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肯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学问和实际操作实力。
2.在开学初落实“青蓝工程”结对指导与学习活动安排,帮助年轻教师制定清晰具体、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树立近远期专业成长目标。以教学设计、授课能力作为教师培训必备项目,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拥有一身真本领,也为以后的各类比赛做好准备。同时,积极开展说课比赛,教学案例分享,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学科育人能力。
(三)创新开展活动,促进师生素养提升。
1.本学期开展的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区级优质课比赛中我校薛竞、薛雪老师荣获一等奖,薛景慧、周丽娜、史新玲、杨晓梅老师获二等奖。李迪老师乡土文化评为区公开课,并推荐参加市公开课。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王超老师荣获一等奖,刘丽、慕雅文、宋晓雯荣获三等奖。在区“命题大赛”评选活动中科学学科获一等奖,语文学科获二等奖,在区“命题大赛”中语文学科获二等奖,数学、英语学科获三等奖。在“说题大赛”中数学姚晓晓、科学张悦荣获一等奖,语文李燕飞荣获三等奖。。
2.丰富活动形式,以赛代练,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
本学期进行了 “规范汉字书写比赛”“英语单词竞赛”“计算能力比赛”等常规赛事,每次比赛前学生和教师都会摩拳擦掌,精心准备,加强练习;在赛后,深刻反思,发现不足,及时改进。通过比赛,学生素养整体提升。
3.为引领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我校开展了 “最美班级图书角评比” “传承文明 书写经典”规范汉字书写比赛、“阅读习作素养比赛”“小小朗读者”等活动,师生广泛参与,在活动中收获满满。我校获评“青岛市读书先进学校”“区书香校园”两项殊荣。
(四)智教慧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为提升教师智慧教育运用水平,让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有效结合,集团三校区开展各学科智慧教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研活动。本学期所有教研活动、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均使用畅言课堂进行授课。除此之外,学校充分利用人人通平台汇聚、存储、共享各类教师研修资源;依据教师发展数据洞察系统,每周做好教师发展数据反馈,优化教师管理。
(五)重视艺体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以“双减”政策为背景,严格落实“五项管理”,不断强化“五育并举”育人理念,践行青岛市中小学“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狠抓落实。除按国家标准开齐开足艺体课程外,还开设了篮球、足球、田径、武术、儿童画、年画、剪纸、绒花、珐琅掐丝、民族纹样、书法、合唱、舞蹈、木管、弦乐等多门艺术类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真正做到加强学生艺体素养的锻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孙兴娟老师指导的晓荷合唱团在中国第十三届魅力校园合唱节中获铜奖、在青岛市第九届市民合唱节中获优秀展演奖。同时,孙兴娟老师指导的班级合唱分别获青岛市第三十四届艺术节班级合唱比赛一等奖和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生班级合唱比赛一等奖。黑捷、何辉老师指导的班级器乐分别获得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生班级器乐比赛一等奖和青岛市第三十四届艺术节班级器乐比赛一等奖;姜雪老师指导的班级舞蹈获得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生班级舞蹈比赛一等奖和青岛市第三十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班级舞蹈比赛一等奖。在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科技节大赛中,侯丽老师指导的黄一格同学获科幻画大赛一等奖,刘丽娜老师指导的陈沫同学获科幻画大赛二等奖。庄丛丛老师指导的张琪悦同学在《青岛市中华庭院古典民居创意赛》中荣获市级二等奖,伊家悦同学王烁雅同学张雅婷同学荣获市级三等奖。在《我爱大熊猫国际少儿明信片绘画作品展》中,侯丽老师辅导的601班周禹彤获少儿组优秀奖。在《童心绘就大美青岛2024青岛市中小学生书画艺术作品展》活动中,侯丽老师指导的204班李优涵作品获入围奖。在《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中,我校美术组的《润美工作坊》获二等奖。在新区首届全民智力运动会围棋项目比赛团体二等奖;2024年全国啦啦操联赛公开儿童混合组第四名:2024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体彩杯”中小学生校园青春健身操比赛小学组三等奖;2024年“体彩杯”青岛市羽毛球锦标赛中,我校503中队的姜琇然荣获甲组女子单打第一名、甲组女子双打第一名以及甲组女子团体第一名;306中队的徐姝凝荣获丙组女单季军、丙组女团季军的好成绩。
(六)劳动育人展新风,实践立人促成长。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打造有品质的课程文化,本学期我校构建了以实践为主线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校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体能力,制定了分层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低年级侧重于基础的自我服务劳动和简单的校园清洁劳动,如整理书包、打扫教室卫生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中年级增加了手工制作、种植养护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初步接触生产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的乐趣与价值。高年级则进一步拓展劳动实践领域,引入社区服务、烹饪厨艺等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课程安排上,确保每周有固定的课时用于劳动教育教学,同时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其他学科课程,实现全科育人。
(七)课后服务助成长,多彩课堂显特色。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本学期,我校坚持兴趣为本、活动育人的方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扎实开展校内基础托管,着重探索“作业不回家”的同时,学校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开展了21门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兴趣培养涵盖艺术领域,如音乐、器乐、诵读、小主持、书法等,以及体育活动,像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跆拳道等,还有科技创新类课程,例如机器人编程、科学实验等,旨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特长,努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多元化的课后服务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扇快乐之门,成为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一个新乐园。
(八)抓实“零起点教学”,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为深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学校在一年级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新生入学后,以拼音、汉字和算术“零起点”为基准,实施“零起点”教学。本学期继续开展与机关一幼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确保幼小衔接活动更具时效性。
二、存在问题
(一)集备活动的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个别老师的合作意识、教学行为还须要进一步加以引导和规范。(二)组内研讨课在原有的基础上尚需不断挖掘潜力,提升组内研讨课的质量。
新的学期即将过去,有收获也有不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学期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力争使教务处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