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人才引进】筑巢留凤栖,新区诚意满满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9-22
字体大小: 打印

厚植沃土万木兴,栽好梧桐引凤栖。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促进驻区高校大学生在新区就业创业,日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支持区内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提出,全力做好驻区高校毕业生“引、育、用、留”各项工作,促进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率实现新突破、大提升。2023年,实现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20%以上,力争到2024年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4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25%以上;2025年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8万人以上,留区就业创业率达到30%以上。
  拓宽渠道“引”人才
  “作为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大学生与城市的紧密互动乃至同频共振,深刻影响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西海岸新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张金华说,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新区出台多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真金白银”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在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方面,《意见》要求加强大学生就业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建立重大项目引进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机制;面向新区“5+5+7”等重点产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大学生就业岗位征集工作,广泛发动企业、科研院所、重点项目,每年挖掘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引导区属国有企业结合人才需求实际,每年合理匹配开发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100个以上;持续推进科研助理岗位开发,面向区内驻区高校、科研单位、重点企业,每年广泛征集、深入挖掘科研助理岗位200个以上;面向专精特新、青岛百强等民营企业挖掘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组织驻区高校大学生参与“青鸟计划”寒假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面向全区企事业单位征集实习岗位100个以上。
  在畅通大学生求职渠道方面,需依托“智找活”产业人才供需通、“就业街小圆桌”等招聘平台,为用人单位与驻区高校大学生搭建对接平台;鼓励驻区院校将在校学生的信息资源上传至“智找活”产业人才供需通平台,为驻区高校大学生提供智慧化就业推荐和新区优质就业岗位撮合“一条龙”服务。
  另外,为扩大人才“朋友圈”,《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校园引才大使”桥梁和纽带作用,多渠道宣传新区人才政策和用人需求;常态化组织开展“高校师生走新区”“名企游学”等游学实训活动每年35场以上;多样化开展驻区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保障新区重点企业人才需求。
  聚焦产业“育”人才
  《意见》中有一条新政策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鼓励驻区院校与京东方、海信等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或设立‘企业冠名班’,促进驻区院校学生留区发展。”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把企业的技术标准融入课程设置,推行‘工学一体化’菜单式教学培养模式,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促进驻区院校学生留区发展。”张金华说,《意见》围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技术人才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岗前技能培训,加大新区产业技能人才输送力度,助力新区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新区每年开展公益性就业创业辅导等活动15场以上,为驻区高校大学生提供贴近职场的就业创业辅导服务,促进驻区高校毕业生留区就业创业;邀请国内知名创业导师、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为驻区高校大学生开展“双创”培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区鼓励驻区高校在新区企业、科研院所、机关事业单位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提升职业能力和适岗水平;支持驻区高校与学前教育机构加强合作,协同高校定期开展学前教育专题讲座,学前教育机构每年为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1000个以上。
  搭建平台“用”人才
  作为创新创造的热土,新区还将目光投向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
  “一直以来,新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加强青年就业帮扶、支持青年自主创业,充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活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张金华表示。
  《意见》要求,整合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和各类众创空间资源,打造新区“双创”综合体,每年引导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1000人以上;依托“企业服务日”“产业链党建联盟”等活动,将产学研融为一体,推动驻区高校更好地为新区输送人才。同时,积极搭建交流服务平台,每年组织开展歌舞大赛、读书会、相亲等系列活动10场以上,覆盖驻区高校大学生等青年人才5000人以上;组织驻区高校大学生参与新区志愿服务,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青岛国际啤酒节、“蓝洽会”等大型节会活动举办期间,吸纳500名以上驻区高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促进驻区高校大学生多维度融入新区。
  此外,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灵活使用“高校校长基金”,为科技成果项目转化提供办公、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助推高校教授、教师的优质科技成果在新区快速转化;常态化发布“青新荟”博士后岗位需求目录,开展博士后项目推介对接活动,引育更多博士后在新区创新创业;高水平举办新锐青岛·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和“青蓝汇”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以赛引才”“以赛聚才”,促进项目落地和驻区高校大学生留区就业创业。
  优化环境“留”人才
  广招贤才,必先筑巢引凤。
  为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来区留区就业,《意见》提出,为驻区高校本科以下学历在本地新就业大学生,落实新就业无房职工住房租赁补贴。要求对新区现有的2000余套产权型、400余套租赁型人才住房进行配租配售,为驻区高校大学生本地就业提供优惠住房保障;为新区内求职、创业的大专及以上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毕业1年内的大学生提供7天的免费住宿、政策解读、就业指导和城市融入等服务,2023年新建青年驿站3处。
  同时,为在新区实习、就业的高校大学生兑现研究生实习补贴、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人才政策;做好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和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补助等政策宣传落实,引导大学生在新区创新创业;依托“智慧人才”平台、“秒批系统”,帮助驻区高校大学生“足不出户”落户新区,营造良好的留区氛围。
  另外,拓展蛤蜊青年磁场建设覆盖面,打造多处年轻人的线下聚集地,举办时尚演出、创意分享、自驾露营、潮流运动等活动,营造多样化的大学生社交生活场景;组织驻区高校大学生参加新区举办的“蓝洽会”、半程马拉松、杜鹃花会、青岛凤凰音乐节等重大文体节庆活动,增强深度体验,为驻区高校大学生创造更多了解、认识、融入新区的机会。
  环境好,人才蔚,事业兴。接下来,新区将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强化人才全生命周期服务,并持续构筑优质、开放、高效、便捷的人才发展生态,为新区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