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工作总结】 中共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党组2022年工作总结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1-13 作者 : 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
字体大小: 打印

2022年,在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以“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贡献交通力量。

一、规划与建设齐抓,当好交通建设“排头兵”

1.高起点规划交通蓝图。一是编制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实施方案。聚焦港口、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公路等重点领域,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新区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上走在最前列。二是编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制定交通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23个项目有序开展。三是编制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结合在编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统筹考虑物流场站、货场、物流中心、仓库及运输通道空间布局,提升物流产业用地效率和集聚水平,着力打造“向海”发展的国际物流中心,为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2.高效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在建保完工。紧盯G204黄山隧道、淮河西路(科大五号路至珠宋路)道路工程等续建项目,完工S216黄渔路改建工程、2021年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通户道路工程(二期)等4个重点项目。二是抓前期促开工。聚焦前期工作关键环节,力促项目能开尽开,推动嘉陵江路西延、国省道危旧桥梁改建工程、黄岛轮渡公交枢纽站工程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三是抓储备促转化。加快推进项目储备、申报、转化等各项工作,储备G341六汪改线、G342改线等优质项目。

3.高水平保障资源要素支撑。一是强化项目用地保障。争取嘉陵江路西延项目纳入交通运输部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青岛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获得政策性支持,解决规划和土地指标问题。二是创新融资渠道。创新采用收费公路模式,首次在新区公路项目中引入PPP模式,借助央企力量,打开融资市场化之门,助推嘉陵江路西延等项目顺利开工。三是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争取中央车购税补助资金约5亿元,申请国家政策性金融工具约6.7亿元,减轻新区财政压力,保障交通项目建设资金。

二、发展与安全统筹,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

1.守牢疫情防控交通防线。一是严守公路卡口。启动12处高速公路跨省运输防疫服务点,全天候开展返青入青车辆人员查验工作。两次紧急设立6处国省道防疫查验点,增设胶州湾隧道黄岛端防疫查验点。累计查验返区入区人员1879万人次、车辆1379万辆。二是严守交通枢纽。在青岛西站、董家口火车站设立10个“核酸检测小屋”,落实旅客落地核酸检测工作。在2处汽车客运站对省际客运班线入区返区人员开展落地核酸检测。三是严守海港防线。严格执行“全封闭、全链条”闭环管理,确保船员换班、货物装卸高效运转,共处置涉疫船舶87艘次,阳性船员105人。四是高效转运重点人员。“点对点”转运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境外入境人员和我区密接、次密接人员等重点人员共计6万余人次,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快转”,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

2.管控交通行业重点人员。一是公交出租“应检尽检”。在公交系统主动排查、加密检测的经验做法,被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典范案例”在全省范围推广。合理布局核酸采样点,保障公交、出租等从业人员“应检尽检”顺利开展。二是货运行业高效检测。在前湾港区设立货车驾乘人员核酸采样点,为货车驾乘人员提供“即采即走”检测服务,确保货车司机等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便捷高效。三是快递行业全面排查。全面梳理新区806处快递企业、末端网点及2400余名快递从业人员信息,组织从业人员应检尽检。组建10个督导组,对全区企业和末端网点拉网式检查,培训从业人员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3.保障交通物流畅通。一是提高防疫卡口通行效率。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流程指导,细化职责分工,打造人员稳定、政策熟悉、查验高效的专业队伍,日均查验货运车辆2.42万辆次,保障交通运输畅通。二是打通重点物资运输堵点。解决重点物资省内跨市206件、跨省跨境114件运输受阻事项以及我区工信部门推送的4批次、共75家工业企业的运输问题,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通畅。三是畅通运输服务审批渠道。“线上”开通24小时无障碍办理渠道,优先保障重点生产生活、疫情防控等物资运输畅通;“线下”开通专用服务窗口,推出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快速审批,累计发放通行证2.4万张。

三、服务与监管并重,当好企业发展“监护人”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申请材料、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提高企业群众政务服务体验。累计办理超限运输等许可事项1552件,将国内船舶管理业务经营许可等业务纳入“云端直办”,拓宽办理渠道。二是深化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改革扩大胶州湾高速免费对象至所有货车,惠及2500余家货运企业全年为企业节省成本约1亿元,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品质提升的多方共赢。实施胶州湾大桥入区方向周五至周日免费政策,车流量增长50%,助推胶州湾两岸融合发展三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信易行”工作方案,推动“信易行”在客运行业先行先试,建立涉旅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对13家客运企业进行分类分级完善重点领域信用管理制度体系。

2.精准施策助企纾困。一是制定助企纾困方案。以管委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帮助交通运输业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增设货车驾乘人员核酸检测点、举办“金企”对接会等方面,切实帮助企业稳经营、促发展。二是开展涉港企业大走访。全覆盖走访新区171家涉港企业,建立与涉港企业直联直通渠道,收集梳理企业问题需求,答复处理经济类、政策类等诉求184条。三是稳定经济运行。出台稳经济运行工作方案,建立走访服务、问题分层解决、每月专报三大机制,加大对规上企业服务力度。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收对全市增量贡献度排名第一,新增(升级)国家A级物流企业3家。

3.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一是强化日常安全监管。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40余项专项检查,强化重点企业、场所、环节的安全监管。年内共检查企业1454次,排查整治问题隐患3368项。二是持续开展驻点式监管。派驻16名人员在24家重点企业开展驻点监管工作,深入企业现场和项目一线,摸排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年内共督促企业完善安全制度127条、开展应急演练101次。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大诊断。遴选高水平第三方服务机构,组织专家团队对128家重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诊断,发现并整改隐患963项,安全生产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四、出行与寄递提质,当好民生保障“护航员”

1.提高道路出行品质。一是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对海青大场等镇街的5198.5公里农村公路实施改造提升改善农村出行条件。目前,已完工铁山街道韩刘路、红石崖街道玉门山路等25条公路60余公里二是打造“畅安舒美”的公路环境。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累计清洗中央隔离墩300余公里,整修边坡100余公里,疏通桥涵50余处。三是提升桥梁通行质量。加强对三类以上桥梁的检查频率和监控力度,完成S215黄大路下柴后河桥河底铺砌施工、S215黄大路大窝洛西桥加固施工,提升桥梁安全通行指数。

2.加强运输服务保障。公交车2309辆,公交线路251,均提供来车实时预报服务。新增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2条,公交站点67个,公共便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巡游出租车1221注册网络预约出租车3565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

3.畅通快递进村渠道在行政村快递收发点建点率100%基础上,选取铁山、王台街道开展快递进村“共配”试点,加强周边镇街的快递收发能力,畅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双向通道。



中共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党组

2023年1月13日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