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工作要点】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要点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03-14
字体大小: 打印

2023年全区医疗器械监管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深入践行“人民药监为人民”理念,紧扣市局“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深化服务型执法,聚焦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防控风险隐患、加强队伍建设,以医疗器械安全高效能治理,助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监督管理,筑牢质量安全底线

(一)抓好监督检查。统筹开展防疫保安康、药品安全整治提升、重点领域质量安全提升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疫情防控、集采中选、创新、医疗美容、青少年近视防控、无菌和植入性、网络销售、农村地区等医疗器械监管。生产环节,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原则,对实施一般监管的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经营环节,根据风险程度实行分级监管;开展液体敷料、膏状敷料等产品的规范工作。网络销售环节,对医疗器械网络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第一时间处置网络销售监测违法线索,及时、全面、准确反馈处置情况。使用环节,在全面加强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监管的基础上,加强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机构、医疗美容机构、牙科诊所以及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等重点单位的检查。

(二)抓好监督抽检。高质量开展医疗器械抽检工作,及时完成抽样任务。强化抽检后处理工作,对不合格产品及时依法查处。发挥应急抽检、风险抽检作用,丰富日常监管手段。

(三)抓好风险管控。常态化开展医疗器械风险隐患排查,加大检查排查力度,结合年度检查、专项整治等多渠道全方位排查风险隐患。加大对重点品种、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检查排查力度,建立风险清单制、风险核查制、风险销号制,对风险实行闭环管理。根据风险会商情况,全面、细致分析研判风险隐患并制定针对性处置措施,确保风险及时销号,对突发、紧急、重大等风险,第一时间会商研判,快速精准处置。

(四)抓好创新监管。探索推进“智慧监管”,围绕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结合分级监管、备案核查、监督检查、风险排查、专项整治等工作,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完善监管平台功能。实施“信用监管”,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与日常监管信息紧密结合,合理确定、动态调整不同信用风险等级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

(五)抓好协同共治。强化部门协同,在集采中选产品、进口产品监管等方面加强与卫健、医保、海关等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强化行业自律,积极参加青岛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义齿协会等行业组织指导开展的法规标准宣贯、产业发展研讨交流等活动,引导、支持企业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创新能力。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和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借助“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加大监管工作、科普常识等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医疗器械认知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抓好不良事件监测。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水平。科学制定不良事件监测计划,加强督导调度,充分发挥“哨点”和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作用,加大不良事件报告收集力度,提高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比例。

二、深化服务型执法,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七)拓展服务广度。在六个环节上发力,利用生产备案后检查、产品注册体系核查、经营许可(踏勘)、监督检查、不良事件报告、风险会商环节,了解企业诉求、宣传政策法规,指导企业破解难题,助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八)提升服务精度。主动收集在扶持产业发展方面涉及医疗器械监管领域的问题,及时会商研判,精准开展指导帮扶,助力产业做大做强。

(九)铸增服务厚度。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及时了解掌握新政策,加强与区行政审批、科技、工信等部门的沟通协同,提升大项目引进、落地的效率和质量。

三、促进党建业务融合,提升队伍专业化素质

(十)促进党建业务融合。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落实到医疗器械监管实践中。以党建为统领,加强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强化纪律作风建设,扛牢政治责任和监管职责,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双提升”。

(十一)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加强业务培训,综合运用理论培训、现场实训、交流研讨等方式,提升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十二)促进队伍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清廉药监”建设,严格遵守“五条禁令”,加强“八小时以外”管理,将廉政工作抓在日常、严在日常,坚决守住廉政安全底线。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