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青岛西海岸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12-20
字体大小: 打印

担当作为 砥砺奋进 勇创佳绩

西海岸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西海岸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工委管委和市局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重要论述及批示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服务体系作用,增“三力”、提“三度”、抓“三化”,实现退役军人工作质效跃升。

一、增“三力”抓实重点,服务保障水平“提档升级”

(一)安置接收添定力。深化安置流程再造,创新“双向选择”和“公开选岗”相结合的模式,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创造精准就业的机会,119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部选到理想岗位。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完成64名转业军官接收安置工作,安置公务员岗位或参公岗位达100%,全程实现“零信访”“零舆情”。精准对口安置18名随军家属和3名随调家属,受到了军人军属的一致好评。   

(二)就业创业提能力。创新“1234”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法,开发无人机驾驶员等“订单式”培训项目69个,培训后岗位推荐率达100%,部分岗位工资超过1万元。举办“荣军岗”等各类招聘会40余场,退役军人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9亿余元,为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减免税费1200余万元,军创企业达940余家,个体工商户3000余家。6月,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在新区召开,工作成果得到了省厅分管领导及各地市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简报专题刊发新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经验。

(三)优抚褒扬助推力。探索6+1+N优抚对象服务工作法,即“六助”、“日间照料”和“其他服务需求”,实现优抚对象养老服务监管、质量监管等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全市“荣军居”维修工程在新区启动,45名优抚对象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争取财政资金500万元实施烈士陵园提质改造,目前项目处于前期设计准备阶段。

二、提“三度”攻克难点,职能作用发挥“立竿见影”

(一)“五室”建设有高度。组织各镇街开展“五室工作法”区外学习调研、区内观摩评比活动,结合“五室工作法”规范化建设,实施“一镇街一品牌”,打造了隐珠街道“邻里老兵”、滨海街道“真情子弟兵”、黄岛街道“荣军驿站”等一批特色服务品牌,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实现“从优到特”的嬗变。

(二)权益维护有力度。持续推进“法润兵心”法律服务品牌建设,推广一个服务品牌,服务好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做好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五个方面法律服务的“125”工作法,建立起行政、司法、社会共同支持的法律服务体系,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加大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为14个困难退役军人家庭申请救助金和助学金4.4万元,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数字档案管理有速度。成立由管委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档案移交工作专班,协调区档案馆划出专区400平方米,专门存放退役军人人事档案,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员集中办公,目前,完成档案移交3.7万余份、数字化档案2.6万余份。

三、抓“三化”打造亮点,拥军尊崇氛围“创新突破”

(一)双拥共建特色化。深入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紧贴部队官兵需求,开展幽门螺杆菌筛查、青年联谊、文化进军营等活动50余场,服务部队官兵近万人次。创新社会化拥军模式,不断拓展“荣军矩阵”,联合瑞源集团打造“荣军惠”,实现退役军人种植农产品“从地头到桌头”直供。目前,已累计采购农产品50万元,为军人军属让利10万余元。《青岛通讯》整篇刊发新区社会化拥军工作经验。

(二)志愿服务标杆化。创新在黄海学院成立了全市首家高校“军号嘹亮”退役军人雷锋志愿服务队,在隐珠街道打造了全市首个“荣军联盟”雷锋精神教育基地和首支“老兵爱心车队”,累计开展老兵进楼宇、高考送考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退役军人800余人次参与,《中国退役军人》《大众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青岛信息》专题刊发。

(三)思想宣传多元化。策划印发《军号嘹亮》工作画报,展示新区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先进模范人物,黄毅、朱旭科、王明凯获评市“最美拥军人物”,冯凯获评市“最美退役军人”,《解放军报》专门刊发新区企业家曹培才爱国拥军先进事迹,营造了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