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2-02-17
字体大小: 打印

一、2021年工作总结

2021年,区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工委、管委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文旅精神,坚持“才智支撑 文旅相融”的发展理念,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文旅发展,各项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主要实现了“八突破”。

(一)智慧文旅与安全监管实现新突破。成功搭建文化旅游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时掌控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动态,坚守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组织开展安全隐患督导检查1715家次,检查覆盖率100%,发现并整改隐患1615项,隐患整改率100%,荣获2020年度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十三五’期间社会治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整合全区范围内“食、住、行、游、购、娱”等资源,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打造新区文化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各类文旅信息服务,实现了“一部手机游新区”的基本功能

(二)文旅规划与全域文旅实现新突破。加强顶层设计,新区“十四五”文旅规划初步构建,率先提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一同规划、一个机制、一体推进,着力打造文旅业态丰富、乡村产业兴旺、城乡文明风尚、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典范、新样板。深入推进全域文旅发展,新增5个省级景区化村庄。加快推进影视文化和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金沙滩啤酒城休闲美食街区荣获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创建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一年内两家酒店成功创评全国五星级旅游饭店,东方时尚中心、东方影都融创影视产业园获评第六批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新区入选2021年中国夜经济影响力20强区市,位列第4

(三)双招双引与产业振兴实现新突破。建立精准招商机制,实行“点对点”“一对一”联动服务,加快推进西海艺术湾等1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成功签约文创头部企业“蛙声一片”、“镂胜艺术”、华人文化集团等多个优质文旅项目,完成内资到账1亿元。2021年新区重点文旅项目40余个,总投资822.7亿元,文旅产业实现提档升级。高水平举办2021年青岛市文旅重点项目观摩会,与中央美院联合主办第六届全国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围绕“城市升级与数字未来”,将数字艺术的研究应用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政策赋能力度持续增强,累计兑现文旅行业扶持资金2亿余元。全区限上住宿业1-12月份实现营业额12.8亿元,同比增长36%;海洋旅游业强劲反弹,增加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6%。

(四)二次消费与景区管理实现新突破创新推出“哈舅记忆交换市集”“次元潮流嘉年华”等新产品新业态,新区“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化消费市场再度活跃,形成海滨度假、山地休闲、乡村体验不同特色的精品民宿48家。创新城际互动主题营销,举办2021“花动全城”等文旅营销系列活动,与省内七城、省外七市开展“交换春天”主题活动。举办“杨家山里、原山原水”乡村旅游品牌发布会,组织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旅游报等10家主流媒体发布宣传信息600余篇次,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新区文旅发展盛况。参加山东省2021“好客山东游品荟”系列评选活动,“青岛啤酒节+西海岸度假”暑期特惠联票入选特色旅游产品榜单第一名,获评全省文旅管理机构网络营销优秀案例。

(五)公共艺术与时尚文化实现新突破。高水平举办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系列活动,征集了400余位设计师的1300余件套作品,在刚刚结束的颁奖典礼及公共艺术论坛中,来自20多个国家的60余位国内外专家线上线下与会,在国内首次将艺术研究设计成果与城市实践有效融合,集聚全球公共艺术智慧为西海岸量身定制公共艺术方案,有力提升了新区城市品质和文化内涵。举办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大展,征集作品1.7万余件,展出精品292件,是青岛近30年来首次举办国家级书法大展。举办、承办第四届中国歌剧节、聆听中国轻音乐会、第届欧米勒钢琴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擦靓“音乐之岛”国际名片。围绕四张国际名片和国际时尚城建设,大力推进时尚文旅产业发展。创新啤酒节营销,首次开通上海-青岛高铁专列、外滩观光巴士,开展“醉美西海岸 嗨翻上海滩”、点亮上海城市地标等系列推介活动,啤酒节期间接待游客207.06万人,总曝光量超20.17亿次,首次实现省外游客数量超过省内的历史性突破。

(六)文旅惠民与公共服务实现新突破。围绕健康生活·畅游新区等八大主题策划推出100余项活动,组织80余家文旅企业参与省市区文旅惠民消费季发放1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有效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成功创建首批山东省文旅消费示范区。联合12家景区推出“文旅智惠通”,累计办卡3万余张、通行20余万人次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创作优秀作品100多件。大力发展本土文化,出版《青岛西海岸新区现代民间绘画(胶南年画)精品集》,荣获“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市民文化场馆建设驶入快车道,东区市民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万余场,更新图书11万册,开展阅读推广25次12000册。举办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打造星火博物馆等多个特色博物馆,“小贝壳大世界”获科技部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市民游客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七)文创研发与文旅融合实现新突破充分挖掘西海岸文化的中国价值,琅琊台考古入选“山东五大考古发现”、“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茂腔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麦草画技艺、琅琊台酿酒工艺、宝山地秧歌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深化校城融合,话剧《东渡长歌》入选青岛市“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加强文物保护,开展新区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齐长城保护修缮、展示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成功打造徐村桃花源文化小院等“乡村会客厅”,受到央视等媒体广泛关注与报道。《“秸秆入画”推动乡村振兴》事项公布为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麦草画“千古琅琊台”成功入选山东省首届非遗文创大赛最具代表性产品。文旅融合载体不断丰富,打造“人在旅图”书吧,探索“图书馆+民宿”新模式,图书馆顺利通过国家级文旅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验收。

(八)党建引领与人才振兴实现新突破。紧扣建党百年时代主题,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创建“红心向党、文旅担当”机关党建品牌,局机关党委获评区直机关“五星示范党组织”。举办“交响西海岸 同唱映山红”主题歌会等一系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旅活动,编创表演大型歌舞史诗《百年征程》,入选山东省100场红色精品剧目,掀起全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高潮。举办首届职工运动会,展现了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举办文旅融合等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镇街、骨干企业文旅系统干部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文旅干部工作水平和能力素养。高素质文旅人才队伍更加充实,1人荣获青岛市级拔尖人才称号,2人荣获“齐鲁文化之星”,58人获评第四批新区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着力强化文旅机关绿色健康高效运行,荣获国家级“节约型机关”。

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区文旅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提振“事必争先、唯旗是夺”的精气神,积极贯彻落实工委、管委决策部署,突出一条主线,锚定一个目标,奋战“首季开门红”,聚焦“两大攻坚”,实施“四大升级行动”,开创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突出一条主线“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抢抓发展新机遇,全面提升全局各项工作水平。进一步擦靓文旅党建品牌,完善纪律监督体系,持续抓好干部队伍与作风建设树牢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提升文物保护、文旅市场管理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二)锚定一个目标“争创国家级示范区”

强化顶层策划、规划和政策引领,打造文旅产业融合集聚区,深入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文创产业跨越发展。深化全域文旅,以党建为统领,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一同规划、一个机制、一体推进不断优化文旅产业布局,培育壮大重点文旅产业项目,努力争创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奋战首季“开门红”

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确保项目招引、文旅行业经济运行等各个领域实现首季“开门红”。要加大文旅产业项目招引力度,聚焦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加快推进洽谈项目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扎实推动40余个文旅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四)聚焦“两大攻坚”

一是聚焦“经济指标”与“双招双引”攻坚,第一季度要集中精力,按照“以天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高标准完成全年经济指标,奋力夺取全年文旅经济发展新成果。“双招双引”要跑出加速度,始终高位推进,全力提升优质文旅项目落地成效。二是聚焦“两馆建设”攻坚,全面建成运营市民文化中心,打造文化艺术新地标,引领新型、智慧、时尚的文化休闲方式。

(五)实施“四大升级行动”

一是着力推进“数字文旅与营销创新”新升级加快提升文旅科创能级,加强全域文旅智能化建设,推动文旅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结合数字文旅建设,积极拓展文旅营销渠道,“走出去”招商和“创新型”推介相结合,深入开发假日文旅市场,创新开展第32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旅游营销等系列活动塑造新区特色文旅品牌,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完善和提升“一部手机游新区”“文旅智惠通”“文旅发布”等智能平台,搭建常态化、立体化服务与宣传矩阵,全方位增强新区文旅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是全面推进“公共艺术与文化创意”新升级。强化校城融合,建立健全城市公共艺术长效发展机制,放大国际公共艺术奖系列活动效应,拓展成果应用,综合考虑作品实用性、艺术性,结合新区不同区域文化特征特色,优化完善入选的公共艺术方案,加快作品落地建设,打造公共艺术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和世界范例。“文化创意”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新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扶持壮大茂腔、年画、麦草画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艺术,拓展“非遗+文创”“文物+旅游”发展路径,推进文旅产品与服务创意创新、体验升级,增强新区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

三是大力推进清廉文化建设”新升级。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积极响应工委、管委、区纪委监委号召,助力推进清廉新区建设,大力涵养清正廉洁价值理念,营造崇德尚廉、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以文弘德、以文化人、以文铸魂”文化力量,建设一批清廉文化传播阵地,打造一批清廉文化品牌,推出一批清廉文化精品力作,将清廉文化“软实力”转化成实际行动“内驱力”不断提升清廉文化的引领力、传播力和感染力。

四是持续推进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新升级。深入调研市民文旅需求,真正了解市民群众在文旅领域的所思所需所盼,建立健全公共文旅服务体制创新服务运行机制,创造性研究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文旅服务供给不够优化等问题。全面提升数字智慧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公共文旅服务机构功能融拓宽服务方式与内容,展市民游客旅游途径、丰富旅游载体,助力提升市民游客旅游休闲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创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精准丰富群众文化旅游生活,大力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