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灵山卫街道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2-08
字体大小: 打印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新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灵山卫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多角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夯实法治基础,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将法治思维融入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中,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牢固的法治保障。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建设,政策文件引领实现新提升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将法治建设纳入街道党工委会议议程,制定《年度学法工作方案》,依法治街工作领导小组每月专题研究法治建设情况,共召开专题会议13次。二是组织制定了《灵山卫街道工作委员会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工作规则》《灵山卫街道工作委员会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等规范性文件,以及《灵山卫街道督查督办工作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改进会风的通知》《党政干部六项要求》等制度性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压实“一岗双责”,认真组织实施。三是夯实法治力量,高质量推进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年支出60余万元,与15家专业律所签订法律服务协议,为20个社区、5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配备法律顾问,实现了街道-社区-合作社三级法律顾问全覆盖。强化法律顾问奖惩双向考核管理,紧抓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培养公职律师3人、“法治带头人”74名、“法律明白人”222名,有效提升法律服务和依法办事能力。四是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将行政复议调解和解贯穿行政复议办案全过程并优先适用。认真做好张顺林为首的群诉群访人员的说服和转化工作,努力提升行政(民事)诉讼、行政复议案件诉前化解效能,2023年街道共承办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分别为115件和16件,今年以来分别为17件和2件,同比下降85%和67%。

(二)强化规范执法,法治政府执行实现新提升

一是严把合法性“审查关”。突出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制定《灵山卫街道办事处重大行政决策重大项目合法性审查工作细则》,全方位规范依法行政行为。由司法所牵头、街道法律顾问(4家律所,15名律师)负责,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审查出台文件153件,全面防范风险漏洞,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法治化。出台印章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等规范性制度,将合法性审查确立为内控关键环节,截至9月20日,审查用印用章申请265份,审查合同203份。二是紧抓依法行政“源头关”。针对街道执法人员、部门负责人和社区书记,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或法务培训,对执法队员进行半军事化管理,建立每周一早晨进行军容风纪检查,全面提升街道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宣传、劝导解释,首创“协商议事”制度,依托邻里会客厅、金牌调解室等载体,坚持“情法兼顾”,优先应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柔性手段,避免执法权使用过度,确保执法有度、执法有情。三是守牢行政执法“监督关”。制定《灵山卫街道行政执法指导监督工作细则》,紧盯征地拆迁、违法建设、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强化司法所全程参与、发现问题、监督整改。

(三)强化全民守法,矛盾纠纷调解实现新提升

一是重塑体制机制。统筹街道原有社会治理办、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4个部门组建社会工作中心,设置“一厅+N室”,43名工作人员入驻,实现社会工作中心实体化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采用“前台后场”模式科学设置功能分区,实现诉求解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截至目前,中心共接待群众3800余人,受理群众各渠道诉求9000余件,95%以上实现即知即办、就地解决。二是创新矛盾化解体系。以“事要解决”为目标,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建立“网格、社区、街道”三级矛盾化解体系,将70%的矛盾化解在网格,25%的矛盾化解在社区,5%的矛盾化解在街道。统筹135万元建立“社区、合作社矛盾纠纷化解专项经费”,出台《矛盾纠纷化解经费管理办法》,实行“以案定补”,激发调解队伍工作的积极性。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43起,案涉金额3134余万元,发放调解补贴奖励17.8万元,化解数量居全区镇街首位;三是深化“五卫一体”基层治理格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构筑“卫家亲”全域治理“朋友圈”,发掘功能区及辖区“治理合伙人”,形成多元共治生动局面。发起“卫有我”志愿服务行动,凝聚志愿者1000余人、公益联盟单位30余家,推动人民群众成为治理主角。打造“卫民哨”一线治理堡垒,布设8大“卫民哨”,前移治理与服务关口。擦亮“卫诚办”公共服务品牌,打造全市“标杆型”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家门口”治理服务能力。打造“卫平安”综合治理共同体,推行警地联动,打造灵山卫智慧派出所、东方影都智慧安防社区,织密群防群治平安网。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原因

街道法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群众期盼,离法治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法律资源配备不够充分。法律专业人才不足,机关干部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学习上还不够深入,对加强重大决策合法性要求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在推动提高部门、社区合作社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上用力还不均衡。

二是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有待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仍需增强,少数干部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协调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时,尚未完全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观念。

三是法治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有待加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还未形成。在推动开展法治知识宣传普及教育上,工作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目前对市场主体法治知识宣传教育形式较为单一,趋同化严重,针对性、特色性、有效性缺乏,案例警示和风险提示不足,教育效果还不够好。

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始终坚持发挥党工委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发挥依法治街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能,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同时,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以及规范性文件制定等规定,不断推进权责职能法定化和公开化,全体党员干部“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意识得到不断强化,真正让自己当好法治建设的“示范者”“组织者”“践行者”。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调整完善学法计划,系统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通过精准发力、普法得力、执行有力,多角度、深层次汇聚法治合力,进一步提升全体机关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二)在创新普法形式下功夫。深化“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积极运用街道“小卫说事”“小卫说法”等新媒体栏目,及时推送通俗易懂的法治思想宣传内容,举案说法,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和谐一方的效果,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三)在基层法治建设上下功夫。立足辖区实际,继续整合多方资源,针对街道17家律师事务所,管理分散,任务不统一特点,对法律顾问团队进行整合。用好街道社会工作中心,提升干部群众参与共治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在辖区内形成“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全力提升灵山卫街道法治水平。

特此报告。

             

                                中共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工作委员会

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

                                                     202528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