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各项工作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力实施“十四五”规划,结合区局2023年工作重点,落实工委“创新突破年”要求,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一条主线”,聚力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教学质量“两大突破”,创新推动教师队伍、课题研究、和谐校园“三大提升”,深化善雅教育理念,全体干部教师凝心聚力、勇担使命,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善雅教育成绩回眸
(一)学校教学质量大提升
1.学校被评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首届学科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学科)
2.学校分别获未成年人保护绘画书法比赛获优秀组织奖、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优秀组织金奖、青岛市第六届童星演说家“同心向未来”中小学生演讲大赛优秀组织奖、青岛市“大手拉小手 我手写我心”书信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3.学校承办了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教学专题课题中期会议和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教研工作会议。
(二)学生综合素养大提升
2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师生规范汉字比赛中获一等奖。
1人在区未成年人保护绘画书法比赛中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
12人在区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文字录入比赛中获一等奖, 28人获二等奖。
1人获区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Python小学组)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
2人获区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启蒙I组)一等奖,4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
9人获区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启蒙II组)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
2人在第五届ICode中国区预选赛获金奖,3人获银奖。
1人在青岛市第六届童星演说家“同心向未来”中小学生演讲大赛中获二等奖。
1人征文发表于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你好,新时代》。
1人在青岛市“大手拉小手 我手写我心”书信文化活动中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4人获三等奖,5人获优秀奖。
在五六年级学科素养大赛中,1人获一等奖,7人获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
(三)教师个人能力大幅提升
在青岛市优质课比赛中,窦婷婷和李志凤分别获得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和地校科学科青岛市二等奖。
李志凤老师出示区级公开课。
孙增煜老师获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优质课一等奖。
在一师一优课评比活动中,房禾青、张晓琪提交的课例被评为区级优课,苗克玉、赵福菊提交的课例被推荐参加青岛市级评选。
苗克玉老师进行了区级经验交流《聚焦善雅教育,实现文化育人》。
王新委、苗克玉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师生规范汉字比赛中获一等奖。
陈霞老师在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小学师生规范书写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王新委老师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信息学奥赛)、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文字录入一组)、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文字录入二组)、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Python小学组)、第三届人工智能教育竞赛(启蒙I组)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窦婷婷老师在青岛市第六届童星演说家“同心向未来”中小学生演讲大赛和青岛市“大手拉小手 我手写我心”书信文化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苗克玉在第五届国际青少年编程竞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崔松娟、杨蕾、张秀娣、赵福菊四名教师发表了论文。
董亚军老师获师德征文三等奖。
一、坚持一条主线,发挥党建统领作用
海滨小学党建工作在区委教育工委、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动摇,严格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全体党员干部教师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发展,2023年4月学校党支部获评四星级党支部。
(一)强化班子建设,发挥核心带头作用
本学期党支部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发展各方面。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多方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努力完成各自分管的工作。党支部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教育体育干部目标管理体系,筑牢思想防线,坚守意识形态,强化党员思想引领,确保宗教活动未向校园渗透。
(二)强化理论建设,抓实党员教育管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规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党的建设的重大部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了《立德树人铸师魂 不忘初心正师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等主题党日活动和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活动等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凝聚了人心,推进了工作。学校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把新思想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通过学习使党员、教师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学校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以规范的制度提高党内生活质量。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力,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全体党员的战斗力。强化规矩意识,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专题学习会和日常学习教育等方式,切实将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教育党员教师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如履薄冰的思想,不断锤炼自身的党性修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与决策制度的执行,加强对学校经费审批,强化党支部对行政工作的监管,督促学校重大事务和重要工作的民主决策。学校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不踩红线,涉及底线的坚决不讲情面,切实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落实学校各项工作。
(四)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党员党性意识
以“善心雅行我先行 党建统领共提升”党建品牌为依托,全体党员干部教师务实担当,积极传播正能量,引领主流精神。党建活动及时上传灯塔党建管理系统。学习强国线上学习已经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行为自觉。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全体党员积极自我加压,注重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在加与减的工作运算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积极发展党员,不断激发党支部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从严审核把关,切实加强发展党员宏观调控和工作指导,着力提升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落实“两推两评三公示两票决”发展党员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政审工作,做好新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的审批工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聚力两大突破,落实五育并举机制
(一)坚持立德树人,德育工作有实效
1.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依法执教
党支部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进行了师德失范行为排查整治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档案,建立了台账,强化法治教育、纪律规范教育,坚持零容忍态度,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向着“四有好老师”目标努力。
2.加强少先队建设,培育善雅好少年
(1)习惯养成持续深化
各班通过丰富的宣传阵地,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的风采;开展以“善心雅行,争做善雅好少年”为主题的班队会,发挥班队活动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的宣传教育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
(2)常规工作常态化
持续开展“争做善雅好少年”主题教育,动员全校师生积极行动起来,做文明礼仪的先锋,推动文明礼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规范“红领巾监督岗”建设,大队部对红领巾监督岗进行了重新设置与调整,由大队委任组长,从各中队选拔认真负责的队员做监督员,并进行全员上岗培训,保证上放学及课间路队的秩序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3)实践活动深化
本学期,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海滨小学少先队围绕“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活动:
①开展“善心雅行 立德树人”开学第一课暨开学典礼系列活动,活动以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为主线,结合海滨小学“善心雅行”办学理念,引导全体少先队员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各个中队同步开展“善心雅行 立德树人”主题班队会。
②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唱响山崖旋律”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月系列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学雷锋为主题的手抄报和征文比赛、学雷锋“每周一善事”和“小手拉大手,一起做公益”主题实践活动,在校园中形成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学雷锋的良好氛围。
③以3月12日植树节的契机,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植树节,我们在行动”——海滨小学少先队员爱绿、护绿、植绿主题活动,对全校少先队员进行环保教育。
④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清明节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系列活动,充分挖掘节日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以此引导全体少先队员慎终追远、缅怀英烈、铭记党史、学会感恩,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⑤以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全校少先队员开展了“感恩母亲 弘扬美德”、“父爱如山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对全体少先队员进行感恩教育。
⑥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科普航海知识,海滨小学春雨志愿服务队走进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主题为“科技筑梦 善雅少年港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
⑦在全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日到来之际,海滨小学法治副校长李飞走进课堂,开展以“防范校园欺凌 共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法治宣讲活动。
⑧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锻炼和提升同学们的劳动技能,海滨小学少先队组织全校少先队员开展居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⑨各级干部分别开展包含劳动教育、红色教育、科技教育等多个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⑩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组织全校少先队员开展了“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六一国际儿童节“十个一”主题庆祝系列活动。少先队员们用精彩的演出展示青岛“十个一”项目丰硕成果。
⑪学习党的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要求,6月1日,海滨小隆中学举行“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一年级新队员入队仪式。
(4)心理教育及时化解。继续开放心理辅导室,对有需求的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家长会设立“阳光心理”板块,对广大家长关心的热点心理问题提出建议和方案,引导广大家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525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开展六年级青春期心理讲座,组织全校师生及家长观看心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升旗仪式和班队会、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心里话和团体心理辅导。
3.实施五步教学法,推进家校携手育人
开设家庭教育大课堂,严格进行“五步教学法”备课,引导广大家长学习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合力。召开期中家长会。本次家长会从质量分析、习惯培养、安全教育、心理课堂和家校沟通六个板块进行,搭建了家校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家校、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形成了育人合力,有效地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二)聚力质量提升,发展瓶颈有突破
本学期海滨小学教学工作以2022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体育工作要点和“青岛西海岸新区小学教学管理实施指导手册”为指导,有效落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落实五育并举、“‘双减’ ”和 “五项管理”规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坚持“研究+落实”的精神,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智慧教育常态化使用,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促进了师生素养和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1.精细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1)规范课程实施。严格落实教育部“双减”“五项管理”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继续实施家庭作业审批公示制度、调课与代课审批制度,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保证学生在校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上课、作业及体育活动进行不定时进行抽查,保证规定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校内托管时间,挖掘教师内在潜力,完善校级、班级校本课程,丰富三级课程的内涵,将 “双减”教育案例进行推广宣传。
(2)落实教学常规。一是以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下发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小学教学管理实施指导手册》《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集体备课指导要求》为指导,结合区教科院调研反馈,对备课、作业批改等进行整改。二是加大了过程抽查的力度,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备课、作业检查实行自评、教研组内互评,学校总评相结合。夯实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有效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各个学科制定了“善雅好课堂”评价标准,借助“骨干教师立标课——人人一节对标课”,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
①骨干教师立标课。开学初,各学科分别推出立标课人选,王燕、泥雪老师分别执教了学科立标课,通过磨课、观课、评课,对学科教学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新课标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使新课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落地、落实、落细。
②出示对标课。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要求,各学科加强集备教研的力度,有序开展对标课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通过集体备课,集体观摩、组织课堂效果达标检测,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落实分层教学,转变教学观念,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抓实过程。完善过程性质量监控机制,做到过程检测常态化。本学期,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结合学情进行了基础知识过关、专项、大单元过关相结合的过程性质量检测。落实当堂达标检测、进行音体美学科进行技能抽测。对过程注重分析整改,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随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分差超过5分的班级通过学科组专题教研活动进行教学措施的集体会诊、精准帮扶,进一步缩小同年级各班级之间的差距。
(5)研究作业布置。严格落实“双减”要求,把分层布置作业(包括当堂达标检查、课后作业、单元过关等)、分类指导作为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
(6)落实培优转差。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构建因材施教体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分层帮扶计划,充分合理利用晨读、午练、托管等零星时间,进行“一对一”帮扶。在转化后进生的基础上,做好分层教学,抓两头带中间,继续进行优秀学生专项培训,为学科素养大赛做准备。
3.规范集备教研,锤炼教师基本功
(1)落实“三级教研”。本学期教研活动,从“规范、实效”上入手,严格落实“三级教研”——专题教研、大教研、组内教研。每次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提前在工作中安排活动内容,实行活动签到制度,学校业务干部参与抽查活动开展情况,使教研活动富有实效。
(2)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在做好集备的基础上,各学科组本学期重点进行了新课标学习,并结合学科特点设置教研活动内容。语文学科教研重点放在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等方面,数学学科重点研究单元统整教学,英语学科重视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3)锤炼教师基本功。本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了硬笔书法培训和教师美文诵读比赛,提高了教师的书写水平和诵读水平,提高了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以此带动学生书写、诵读能力的提升。
(4)学习课标理论引领。各学科继续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把握新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新理念。
4.丰富学科活动,提升师生素养
(1)语文学科——借力多彩活动,提升关键能力
①规范集体备课。根据区教研员参加六年级语文集备活动提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语文集备流程,从“着眼整体、研读课标、纵向把握、教学评一致、研究作业布置”等几个方面,让集体备课真正起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②推进同课异构。在对标课活动中落实“同课异构”,加强教研组对文本的解读,加强集体备课,落实语文要素,落实学习任务群。
③开展教师美文诵读。组织教师诵读所教年级经典课文,促使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提高了教师的诵读能力,以此促进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④以比赛促进日常教学研究。通过组织书法比赛、基础知识过关、书信文化征文比赛等活动,促进教师加强日常教学的研究,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⑤开展经典诵读。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元宵”“我们的节日·清明” “我们的节日·端午”“海滨最美朗读者”“教师美文诵读比赛”等经典诵读活动,提升了师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引领师生。
(2)数学学科——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①立足课标研教学。组织老师集中学习新课标理论,以立标课和对标课为抓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有了初步的方向和思路。
②集中教研共同发展。本学期组织了多次学科集中教研,有教学常规的规范学习,有学科专业化提升发展,有课例交流反思和阶段小结,不同的教研专题都指向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提升了老师的专业化发展。
③人人都是“小讲师”。各班级着重对班级“小讲师”的培训,从学生声音、语言表达、着装姿态到生生互动等各方面进行指导,并评选优秀“小讲师”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宣传,多方面提升学生素养。
(3)英语学科——重视阅读写作,创新作业设计
开展了英语阅读与写作素养练习活动,通过训练把书写要求落实到行为上,同时引导学生美观书写、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达。明确“双减”要求,从课堂、课后、假期三个方面进行作业创新设计:课堂作业严抓学生的基础知识与书写,做到全批全改;课后布置层次性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适当的学习任务;假期安排带有拓展性实践性作业,让英语学习注重实践应用。
(4)科学学科——落实课标要求,注重实验操作
组织老师认真学习2022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通过教研活动深入探讨新理念、新思路以及新模式。本学期重点对兼职老师进行了科学实验培训,并组织老师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和培训。
(5)艺体学科——积极参加比赛,学科重点训练
①积极参加比赛。艺体学科积极参加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未成年人保护”书法绘画作品比赛各级组织的比赛活动等各项活动,赛前精心策划、认真指导,获得优异成绩。
②学科重点训练。艺体教师积极落实上级艺术素养和体育体质健康达标有关工作,日常上课过程中注重项目的重点培训。音乐课程重点训练学生唱歌和音乐欣赏能力,体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重点加强学生仰卧起坐、1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50米跑等项目的强化训练,美术课程注重学生绘画等技能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③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结合世界结核病防治日、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垃圾分类、世界无烟日等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训练,让广大师生对健康有了更加正确认识,提高了师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6)道德与法治——学习新课标,落实立德树人
按照区教科院的工作安排,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学习培训,并按时参加区级教研活动。实现思政课扎根于心、扎根于实践之中,实现根植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7)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实现“劳动育人”
结合校园面积大、植物种类多的特色,学校因地因时制宜,利用校园内空地,开辟出六个劳动教育责任区,每个级部都有“责任地”,邀请劳动教师和家长进园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劳动教育基地,从平整土地、播种、浇水开始,开启了小小“农场主”的体验之旅。并与家务劳动相结合,将收获的蔬菜变成美食。让学生通过劳动服务自我,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劳动育人。
(8)地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向生活实践,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了符合学情、校情的课程资源,让地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生活有效融合,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劳动教育与地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相融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了综合素养。
(9)信息科技——以活动促发展,实现科技能力提升
信息科技工作以活动促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举办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多次获奖,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积极性,提升学生科技能力的提升。
三、推动三大提升,深化善雅教育理念
1.搭建发展平台,促进专业能力提升
(1)教师队伍建设,逐层递进发展
①过关工程:学期初,面向全体教师,以学科组、教研组为单位,出示立标课、对标课,夯实了教师集体备课、上课、大单元教学、智慧教育等教学能力。
②名优工程:区一师一优课4节,其中2节推荐参加青岛市优课评选,区级公开课一节,青岛优质课二等奖2节。通过磨课活动,带动其他学科、其他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③青蓝工程:本学期的结对师徒继续开展“学”“领”师徒互学工程。借助对标课展示、区级比赛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各类培训讲实效,全面开展练内功
1.校本培训。(1)基本功培训。继续开展硬笔书法培训活动,抓好常规培训,作业每周上交,寒假期间组织干部、教师继续进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撰写业务学习笔记。(2)信息技术培训。积极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例观摩、研讨活动,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开展学习活动。(3)心理健康培训。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区“向阳花心理志愿者”团队的发起人、区教科院心理研究员王金华主任作为主讲嘉宾为老师们开展《遇见更好的自己》团体心理辅导课,寒假期间积极组织班主任教师及心理教师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心理健康等培训学习活动。
2.外出培训。加强与名校、名师沟通,多渠道创设教师学习成长途径,本学期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名校、名师的先进经验,给本校带来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新做法。
3.二次培训。继续抓好“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二次培训。张从美、史晓燕、相翠英、房禾青等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后,积极做好二次培训工作,带动教研组整体提升。
2.坚持课题带动,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以青岛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构建小学善雅教育育人体系的研究》、区教学专项课题《指向生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区重点课题《全环境育人视域下不同场域育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为抓手,以课题带动教研,用课题指导学科教学,用课题引领学校发展,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营造和谐氛围,促进服务水平提升
(1)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①安全工作实施“一岗双责”责任制,开学初,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压实责任,构建全覆盖的学校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
②推行网格化管理和“1530”安全教育模式。合理安排值班表,从校门口执勤到校园内巡视,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做到校园全覆盖,每处都有教师执勤和监管,大门口相关教师均能到岗及时,但校内巡视岗到岗情况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压实、压细“1530”安全教育模式,印制记录表,进行记录,每周上交;
③应急演练活动成为常态。每月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本学期,二月份进行了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三月份进行了校车应急疏散演练,四月份进行了防恐反暴应急演练,五月份进行了防溺水应急演练,均达到预期效果,在做好各项演练的同时,及时整理好各项演练材料并按要求上传和上报;
④做好各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做好各项排查工作,总务人员进行日巡查,总务主任每周进行周巡查,校级领导每月进行月巡查,并进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下安全隐患。在青岛市“四不两直”检查和区局组织的联合安全大检查中,我校均未出现问题,平时发现问题及时严格按要求进行落实和整改;
⑤严格落实安保工作。守好学校的第一道防线,实行封闭式管理,定期召开保安人员会议,对保安人员进行培训,严格师生员工及外来人员入校登记等流程,合理安排值班,特别是重大活动时间节点,按上级要求做好校园周边巡逻等工作;积极完善校园保安、护校队、护学岗队伍“三支队伍”建设;
⑥突出重点工作:进入夏季,预防学生溺水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半学期,学校认真贯彻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精神,采取召开主题班会、学生写保证书、微信公众号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班级群内随时提醒及发送各种警示案例等各种教育形式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六不一会”规定,确保无溺水事故发生,周末及节假日值日干部和教师坚持进行水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总务工作服务为上
①后勤服务保教学。开学初,确保教学第一线的教学用品及时发放到位,教师教学、办公用品到位,使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继续加大了对学校保洁人员的管理工作,督促及时完成对校园内环境的清理,对花草树木的栽培与管理,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育人环境。
②基建维修及时化解。学校综合楼、餐厅存在不同程度漏水现象,积极与区局办公室、基建办、安全应急部等部门进行对接,目前,综合楼和餐厅漏水维修工作已经完成,学校消防泵房维修、综合楼消防管道的加装也均已经完成,餐厅二楼和综合楼三楼刮腻子和吊顶工作也正在进行中。积极协调,对学校操场看台防腐木和台阶、周边栏杆进行了维护保养工作,在操场主席台新建背景墙一处。
③餐厅服务安全化。本学期,继续施行错峰就餐方案,保证学生安全有序就餐。对食材的采购验收,包括各项记录的表格,都进一步精细落实,一方面严把食品原材料进货渠道,严格进行食堂管理,以保证师生饮食的卫生安全,严防杜绝出现食物事故。召开餐厅工作人员会议和培训,听取师生对伙食的意见,及时认真研究,以便改进。严格食品留样和各项记录的管理,严格落实原材料索票索证制度,保证午餐的安全、营养与口味,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进一步对餐厅各项设施如电路、整车等进行了及时维修。餐厅管理员魏进军老师在餐厅管理中事无巨细,从菜谱制定、食材进货、到最后的档案汇总整理等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牺牲了很多的休息时间,但因餐厅设施目前使用年限较长,目前包括大灶、蒸车、消毒柜等设施均老化严重,有待进行更新。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2023创新突破年已过半,我们坚信,在区局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在校长提出的 “立即干、马上办,扎扎实实求发展,稳中求进搞创新”的工作作风和“履职尽责、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的工作要求下,我们聚力奋进,争取更大的提升。
......
详情见附件: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滨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总结.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