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长江路派出所以“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主线,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群众、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急难愁盼,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助企服务品质,着力打造“重商、安商、暖商”的法治营商环境,全力护航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数字警务建设引领,力促服务能力优化
长江路派出所持续深化数据共享应用,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安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以“一网通办”为牵引,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以派出所标准化、智慧化建设为契机,推动交警、出入境等共104个警种服务子项进驻派出所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流转、办结、送达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全面提升“网上办、掌上办”服务效能。
以“全时通办”为辅助,提升智慧便捷的服务能力。优化建设24小时自助业务办理区,设置5台自助服务终端,提供24小时服务,实现办理身份证、处理交通违法、临时身份证明开具等4个最高频事项24小时办理,使用频率高,日均40余人次,群众点赞率高,有效提升了即时性服务、全时性服务、个性化服务以及多元化服务能力水平。
以“一窗通办”为兜底,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全科警长”值守“综合窗口”,覆盖率达100%,通过落实“都能办、都会办、都办好”扁平化服务模式,实现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和“提速办”。同时,围绕中小幼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今年以来利用周末开展中小幼集中办证6次,为辖区40余所中小幼办理身份证1200余人次,同时提供登门办证、送证上门、远程引导办理等服务190余人次,切实满足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二、开设“为企服务专窗”,助力服务品质优化
为打通服务“快速路”,助企跑出“加速度”,成立“助企服务跑团”,开辟4个“专窗”绿色通道,开设企业预约、一窗通办服务机制,梳理“助企政务服务清单”。
以“为企服务专窗”为起跑点。一窗口、一专员、一链条,为企业投资创新、人才引进等提供快批服务,实现“人员、事项、数据”三集中,涉企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率100%。运行以来,办理效率提高一倍,排队等候时间缩短一半,目前已为826家企业3677名员工提供了便利化服务。
以升级“流动专窗”为加速点。为了进一步释放“为企服务专窗”效能,长江路派出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将“专窗”升级为“流动专窗”,即“企业吹哨,服务队报到”,主动了解企业及员工需求,现场办理业务,先后为上汽通用五菱等8家用工体量大、员工流动性强的大型厂区上门办理流动人口登记2500余人次,实现便民利企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互惠共赢。
三、升级软件硬件设施,推动服务环境优化
完善硬件配套,优化办事环境,多维度提升公安服务品质,着力打造高标准、人性化、亲民型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将14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划分为综合业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一窗通办和休闲等候四大功能区。休闲等候区营造温馨舒适氛围,摆放沙发、按摩椅和自助式冷饮售货柜,满足不同年龄群众多样化需求;为提高证件照拍摄速度和出片满意率,派出所开设2个照相室,布置梳妆台、仪容镜和香薰,提供发圈、发卡等拍照常用物品,人均拍照时间下降至5分钟,“一次拍满意”比率大幅提升;室外还增配便民停车场,到所办事群众免费停车90分钟,解决了停车难问题,为群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5月12日,两名刚刚入职开发区第四中学的老师到派出所办理人才落户手续,因工作关系流转较快,其中一项材料未能及时备好,了解情况后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对接、查询信息,在确认信息无误、符合“容缺办理”原则的基础上,立即为两名群众办理了落户手续,全程不超过20分钟,现场受到两人感谢和学校表扬,当晚,两名老师特意手写感谢信送到派出所,向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和对派出所工作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