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关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议题解读
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9-02
字体大小: 打印

第40次常务会议关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议题解读如下:

一、议题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区海洋发展局牵头起草了《行动方案》,并广泛征求了功能区、镇街、部门意见建议,经管委(区政府)常务会议、工委(区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后印发实施。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分为总体要求、重点突破方向、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

一是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到2026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500亿元左右,占全市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左右,突破30项以上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海洋科技型企业超过400家,海洋产业发展能级显著增强,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力明显提高,国际海洋合作通道扩容升级,初步建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海洋经济发展引领区。

二是重点突破方向。聚焦“1+3+3+1”重点产业,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加速培育,提升现代海洋产业能级。培植发展“1”个基础产业,突破发展以海洋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为主的海洋新材料产业。改造提升“3”个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现代渔业、港口航运业。培育壮大“3”个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海洋新能源产业。布局建设“1”个未来产业,突破发展无人装备、海洋大数据等海洋电子信息业。

三是重点任务。共分为8方面26项任务。一是优先布局海洋新材料。推进海洋金属材料研发示范,加快海洋用复合材料研发制备及生产应用。二是持续壮大海洋装备制造业。提升研发设计与技术攻关能力,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自主配套水平完善提升、总部型海洋装备业集聚发展。三是转型升级现代渔业。提升水产种业创新和转化能力,健全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打造多产联动的现代海洋牧场。四是提质增效港口航运业。提升航运综合实力,增强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是突破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海洋生物医疗器械和材料高端发展,推进海洋生物功能制品高值化发展。六是创新发展海洋新能源。打造海洋能源技术研发基地、海洋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七是大力推进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提升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科技创新能力,拓展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链条。八是布局建设海洋电子信息业。赋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丰富产品谱系,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四是保障措施。发挥工委(区委)科技和海洋发展委员会统筹作用,重点开展提升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培育一流海洋市场主体、打造海洋人才集聚高地、深化海洋领域开放合作、优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五大攻坚行动”,责任化、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三、工作措施

下一步,新区将加快实施《行动方案》,立足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涉海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平台载体集聚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形成支撑引领海洋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集群。

四、需会议研究决策事项

会议要求:一是抓好落地实施,区海洋发展局牵头,会同区工信局、区招才中心等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方案实施流程;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区海洋发展局主动做好宣传解读工作,加强《行动方案》的日常培训和指导落实,回应社会关注,提高《行动方案》的知晓利用率;三是抓好后续监管,各责任部门要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进行长效自我监管,把精细化推进的理念落实到每项工作上,让已完成的工作为院企带来更多实际收益。





附件:
附件加载中...

回到
顶部